極地你看過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但你可能
編者按 大家是否都認為極地離我們太遙遠?那裏的環境、動物以及生活的人都如潘多拉的盒子般帶著一種神秘感,讓人不敢靠近。那裏冰天雪地,有憨厚的北極熊,有可愛的企鵝,但除了這些,大家對極地的瞭解又有多少?今天,就讓小編帶你們跟著劉嘉麒院士一起探索極地的神奇與奧秘! 嘉賓介紹 劉嘉麒院士,著名火山地質與第四紀地質學家、亞洲湖泊鑽探科學指導委員會副主席、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地層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席、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火山與火山灰年代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暨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主任、理事長、中國火山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副秘書長。 講座內容 極地動物 北極 北極生存的動物主要包括北極苔原地帶的棲居動物和北冰洋中的海洋動物,其中以鯨和北極熊為代表。 北極熊 北極熊是最有代表性和象徵性的動物,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熊科動物,也是體型第一的陸地食肉動物。不相同於其他熊類的地方是,它們並不會冬眠,因為它們適應寒冷天氣。它們那白色的皮毛與冰雪同色,便於偽裝,而且又厚又防水。皮下的脂肪層可以保暖。除了鼻子、腳板和小爪墊,北極熊身體的每一部分都覆蓋著皮毛。多毛的腳掌有助於在冰上行走時增加摩擦力而不滑倒。當然也不會畏懼寒冷,甚至可以在冰水中前行數分鐘之久。 北極狐 北極狐分佈於北冰洋的沿岸地帶及一些島嶼上的苔原地帶,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當遇到暴風雪時,北極狐可以呆在窩裏一連幾天不出來。北極狐年年都為它的巢穴進行一些修繕,以便能長期居住。夏天,當食物豐富時,北極狐會把部分食物儲存在它的巢穴中。冬天,當巢穴中所儲存的食物消耗殆盡時,白狐會跟蹤北極熊,撿食北極熊的殘羹剩飯。 白鯨 額頭向外隆起突出且圓滑,嘴喙很短,唇線寬闊。身體顏色非常淡,為獨特的白色。白鯨與其他鯨類相比,明顯不同的是:當夏季皮膚呈淡黃色的色調時,可以蛻換。 白鯨不僅體態優雅,也極愛乾淨。許多白鯨剛遊到河口三角州時,全身附著許多寄生蟲,外表和體色顯得十分骯髒,這時它們紛紛潛入水底,在河底下打滾,不停地翻身。它們天天這樣不停地翻身,一天長達幾個小時。這樣就能把老皮膚全部蛻掉,換上白色的整潔漂亮的新皮膚,體色煥然一新。 南極 帝企鵝 帝企鵝身披黑白分明的大禮服,喙具橙色,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黃色羽毛,向下逐漸變淡,耳朵後部最深,全身色澤協調帝企鵝個個都長得很健壯。這是因為大海裏的魚蝦和頭足類動物取之不盡,使帝企鵝們都能夠「豐衣足食」。帝企鵝通常以大海中的魚蝦和頭足類動物為食。 海獅 海獅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它們有各種各樣的通信方式。白天在海中捕食,游泳和潛水主要依靠較長的前肢,偶而也會爬到岸上曬曬太陽,夜裏則在岸上睡覺。除了繁殖期外一般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雄獸每個月要花上2-3週的時間去遠處巡遊覓食。 事實上在極地還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動物,他們生活在冰天雪地,孕育在這一片白茫茫當中。擡頭望去,是厚重的毛髮下藏著胖乎乎的身體;是海面上躍起的輕快身影......即便極地如此寒冷,也因爲這些跳動的生命更顯生機。 南極-欺騙島 南極,被稱為「世界寒極」,這裏已記錄到的最低溫度為零下89℃。年平均氣溫約為-25℃。但是,在這裏卻可以在海裏游泳,或者說是洗熱水澡,你相信嗎?這裏就是南極「欺騙島」,也有人稱之為「迷幻島」。它是世界上最南端的溫泉。在南極「欺騙島」島內福斯塔灣北端斯塔灣內確實有多處溫泉噴湧,這裏是南極唯一能夠進行海水溫泉浴的旅遊勝地。在南極泡溫泉,除了需要一點點的勇氣,還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身體條件。 火山爆發事件 欺騙島是南極洲的一座活火山。年12月4日,烈焰突然從島內福斯塔灣北端的海底噴出,熾熱的岩漿和濃煙升騰到幾百米的高空,震耳欲聾的響聲打破了這塊白色大陸的寧靜。頃刻間,島上所有的建築物被摧毀,智利、阿根廷、英國的3個科學考察站化為灰燼,挪威的一座鯨魚加工廠被吞沒,英國的一架直升飛機被埋在一兩米厚的火山灰裏。 由於阿根廷站事先發出了預報,3站人員迅速全部撤離,才倖免於難。據說島上的企鵝、海豹在火山噴發前早已逃之夭夭。至17日,火山才停止噴發。然而,這時的海島已面目全非,在福斯塔斯內隆起了一個×米、高出海面62米的新的小島,許多地方改變了地形地貌;福斯塔灣內有多處溫泉噴湧,陸上地熱帶處處有水蒸汽升騰。從此,這個地處南極洲的小島,成了唯一能進行海水浴的旅遊勝地。火山噴發後,島上的考察站被迫關閉,以後也沒再重建。 極地冰川的現狀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和溫室效應,地球上的冰川和冰架目前正在不斷消融,而且速度還在進一步的加快。僅在本世紀的前9年間,許多冰川、冰蓋甚至冰架都相繼消失了。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庫,全球70%的淡水被儲存在冰川中。冰川融化和退縮的速度不斷加快,這意味著數以百萬的人口將面臨著洪水、乾旱以及飲用水減少的威脅。 其實,冰川融化等環境惡化的現象近年來愈演愈烈。我們看到很多「威尼斯將被淹沒」、「馬爾代夫將會消失」、「冰川持續融化」之類的報道。但事實上,因為很多後果都沒有影響到我們的切身利益和生活,所以這即便會引起一時的熱議,也沒有能使人們真正重視環境的惡化。這就如同溫水煮青蛙的道理,我們漸漸麻木、忘卻,最終造成的後果只會傷害到我們自己。因此,就從現在開始吧,保護環境從來都不應該只是掛在嘴邊的一句口號,它關繫著每一個人,關繫著整個世界。 中國在南北極的領地和研究成果 北極科考站 黄河站 中國北極科考站位於北緯78.55度,東經11.56度,在實際的地理位置上,它處於挪威斯匹次貝根群島的新奧爾松地區。 南極科考站 長城站 長城站建成於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設德蘭群島喬治王島;地理位置為:南緯62度12分59秒,西經58度57分52秒。 中山站 簡稱中山站,是中國在南極洲建立的科學考察站之一,建立於年2月26日。中國赴南極考察隊在南極大陸的拉斯曼谷陵上,建成了中國南極中山站。 昆侖站 昆侖站是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上的科學考察站。 泰山站 新建的泰山站規模跟昆侖站大體相當。它是一個三層高架結構,高度大概20多米,外形很像中國的一個燈籠的造型。 互動環節 在問答環節中,同學針對在極地做科研需要什麽條件向院士提問。院士表示,首先需要健康的身體來抵抗嚴寒。其次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質,在極地做研究工作除了要克服身體上的不適,更要忍受孤獨,客服對家人的思念。第三是需要不斷學習研究新的知識來幫助科研工作。 小編有感 這一次,科技大師講座把我們帶到了冰天雪地的極地地區。我記住了美麗的極光、可愛的動物、還有那些兢兢業業的科研人員。這次講座,不僅帶我們領略了南、北極的美,而且讓我們了解了目前的環境氣候狀況。 小編認為,除了要趁早把即將消失的景點走遍,更要警惕當前的環境狀況,盡我們所能去保護環境。此外,看到中國在極地地區有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一方面心裏很自豪,另一方面也十分佩服駐守在那裏的科研人員們,是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孜孜不倦地付出才有現在的成果,這些研究背後蘊含了對國家,對人類社會深厚的意義。 極地雖冷,但因為有他們的付出和奉獻,不斷流露出溫暖和感動。 “科技的進步發展, 代表的是國家的強大和人類的進步。 ”撰文:徐安琪 排版:周瑞晴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bhjb/1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BBC新出了猫科全书,我们为好可爱口
- 下一篇文章: 北京沙龙活动这个女鸟人的地球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