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脚印那些濒危的生命
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晚安常州(ID:JSwananchangzhou) “帝企鹅是很温和的鸟类,也是很好的伙伴,但你肯定不想让它们进到帐篷里:它们放屁是很吓人的。在帐篷外,它们陪着我们到处走:它们观察我们刷牙…… ”这是BBC纪录片御用摄影师——约翰?艾奇逊20年野生动物拍摄笔记中的一段。 约翰?艾奇逊是世界知名的野外摄影师,艾美奖得主。他常年为BBC、《国家地理》、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探索频道等进行拍摄工作。大家熟知的《冰冻星球》《黄石公园》《生命》《大猫日记》等,都是他的作品。 年,他将自己20年拍摄过程中的笔记整理出版,这本书就是中文版的《消失的脚印》。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众多好评,并引发读者思考。 一些国外媒体的评价: 艾奇逊书写了人类与自然之间最真实的冲突。他走遍全球,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在黄石国家公园与狼群一起奔跑、在印度密林中遭遇濒危老虎、在阿拉斯加海域目睹鲸鱼疯狂猎食等画面……艾奇逊的这本拍摄笔记充满了自然世界的魅力,同时也会吸引那些对野外拍摄有兴趣的读者。 ——《出版人周刊》 在过去20年中,约翰?艾奇逊在地球上那些最难踏足的地方记录了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这本书是对他曾经踏上过的大陆、曾经观察过的动物的一首赞歌。他选择与自然为伴,将热情倾注笔端,正如他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所言:“在那块单薄的冰面上,在距离家乡半个地球的地方,我享受到难得的欢愉。” ——《独立报》 艾奇逊是位幸运的野外摄影师,他曾踏上过所有大洲,为BBC和《国家地理》拍摄过多部自然纪录片。在本书中,他向我们讲述了影片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充满戏剧性,节奏紧凑,让读者身临其境。这是一本摄影师、野生动物爱好者的必读之书,也许,最重要的一点是,艾奇逊的文字背后也提出了一些关键的问题,让我们思考人和自然该如何相处。 ——《爱尔兰观察报》 这本书的十四篇文章对应的是十四趟旅途,记录和还原了镜头外的纯天然野性之美。 令人叹为观止的野生动物生活照片或视频可能只是一瞬,但对摄影师来说,经年累月身处极限环境的亲密接触才是常态。 在无数次的探险、猎奇和走入非常之境后他把生命中珍贵的经验、感动和思考带入到了这本书中,带给了读者神秘的礼物。 艾奇逊将捕捉到的野生动物行为、令人着迷的新生物种以及神奇的地质景观,用诗意的文字和幽默亲切的文风进行了记录和还原。 同时,也将拍摄野生动物的惊险、奇遇、恐惧、快乐一一呈现。除此之外,每一章的前面都有艾奇逊的女儿弗雷亚手绘的地图。 书中介绍了很多人们不了解的动物的习性: 北极绒鸭外出觅食前,会拔下胸前羽毛为巢中鸟蛋保温,这鸭绒正是自然界中最好的保温材料; 阿德利企鹅眼看要沦为海豹的盘中餐,只消一座小冰山,它们矫捷地攀上冰面,化险为夷; 信天翁家族没有赡养“老人”一说,但曾曾曾……曾祖母级别的信天翁,却是觅食能力最强的无价之宝…… 在拍摄北极熊的时候,摄影师们一方面冒着生命的危险,一方面又纠结于因为自卫而可能要杀死它们: “没有比为拍摄熊来到这里,最后却不得不杀死它们更糟糕的情况了。” “你觉得一头熊从那里跑过来要多长时间?答案是4秒。” 因为生活在全世界最偏远的荒岛上,漂泊信天翁对人类感到好奇,而不是害怕。 “它低下头,喙部前探,朝我走过来,它的脚重重地拍击地面,头部随着步伐左摇右摆。在距离我几步远的地方,它停下来,从容地注视着我的眼睛。我忍俊不禁。” 亲眼看到海豹的生产过程,让艾奇逊回想起自己孩子的出生: “当它的羊水破了之后,最近的一只公海豹将身体倚靠过去,它的口鼻温柔地接触母海豹。先是小海豹的鳍状肢折叠着探出来,就像灰色的儿童手套。紧接着整个身体畅快地滑出母体,头上还包着胎膜……母海豹开始呼唤,叫声迅速传进幼崽的耳朵里,它的身体呈黑色,开始蠕动,接着睁开眼睛,像玩具一样咩咩地回应妈妈。” 作为世界最大的企鹅,帝企鹅到底有多大呢?如果我们选择在它们面前屈膝跪下,刚好可以和它们的眼睛对视。帝企鹅对许多东西都是着迷的,他们匆匆赶来,只是为了确认摄影师是不是另一只企鹅…… 文中提到这样一句:“在我脚下,是一座完全由破碎的珊瑚和贝壳构成的小岛”,这短短的一句话里面在我看来就透出了两层意思:一就是对于观众而言那座小岛的风景是十分优美的,而就是对于摄影师来说拍摄的环境也是很考验人的,甚至可以说是很艰苦的,但是在摄影师看来这些都是值得的。 艾奇逊在每一篇拍摄笔记的结尾处,都附带了一则关于这种动物的最新消息,或是最后消息。这些濒危动物的真实生存状况是如此艰难,它们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在夹缝中求生存空间。 美国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公布了目前世界上濒临灭绝的野生亚洲象、爪哇犀牛、雪豹、野生老虎等10大野生动物新名单。 伦敦动物学会也在官方网站上列出了种具有独特进化意义的全球濒危动物。 这些濒危动物一旦灭绝就意味着绝种,再也不复存在。究其原因,在于全球变暖和人类对这些动物栖息地的掠夺。 人类能为大自然做的最好的事,或许就是不干涉,然而谈何容易。珍爱自然而不僭越,是保护自然的最好方式。美丽的大自然中自有一行欲诉还休的脚印横亘于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提醒着我们,真正的欣赏在于珍惜。 艾奇逊的镜头记录下日渐消失的动物种群,我们在城市坚固的钢筋水泥中用手,点指着书页给儿童讲那些原本真实的存在,对视原本熟悉或陌生或再也不会在自然中见到的面孔……不可逆转地失去那些美丽会是怎样的一种痛…... 他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我们是站在捕食者一边,还是猎物一边,而是我们要站在大自然一边,还是站在它的对立面。 遵循自然的法则,遵循一切的规则,不逾越,不践踏,我们才能与之和平共处。 人类应该尊重和爱护自然,珍惜那些正在消失的脚印。 ——《晚安常州》 漫画设计者常州READ 素宁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bhjb/2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昨天上午,山阳杨地镇一对年轻夫妻闹离婚
- 下一篇文章: 还在为宝贝学走路蓝瘦香菇听二宝妈7句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