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却那么小
年10月26日星期一 (一)感受小企鹅的故事 博今天还是选择了方块玩具,继小马、蜻蜓等一个个作品之后,今天他说他搭的是钢琴,还真的挺像的。我说:你会弹什么歌儿啊?达利b的歌儿会吗?他说会弹小星星。然后就一边“弹”,一边唱了起来。这一下子就吸引了雯,她也赶紧坐过去,也学着他的样子搭了一个小的,两个人一起唱得好开心。 虽然孩子们晨间的状态并不宁静,但今天的晨谈我还是想从积极的开始,就从说孩子的变化开始吧。说起安歌现在回位置变快了,而且能坐在位置上了。我是这样问孩子们的:以前他有没有这么快?孩子们说:没有。以前他会不会坐得这么好?孩子们又说:不会。 说起柔一直一直的努力,说起煌早上来了能自己做好准备,然后开始吃早饭,说起我们对他的喜欢,喜欢他笑的样子,喜欢他搭的校车,我们都喜欢,要是上课不脱鞋我们就会更喜欢了。 说起垚现在做事情变快了,说起锦上课的积极,还有那些每天都会认真听的孩子们,就这样一个个说过去。 说起文和苏上周的比赛,看看谁先学会在教室里慢慢走路,现在好像两人都还没有做到。就请大家都来做裁判,看看到底谁先学会。 一番絮叨之后,开始了今天的故事。 天黑了,达利b睡着了,汉娜听着妈妈唱完了摇篮曲,也睡着了,天渐渐地亮了,小鸟出来了,今天小鸟分别和男孩、女孩打招呼。 今天,我们不是要到达利b的大草原去,也不是到汉娜的家里去,今天我们会去哪儿,会遇到谁呢?用这样的描述引起孩子们对今天故事的好奇。有孩子看到了我后面的企鹅书,说是企鹅。 拿出书问:企鹅生活在哪里呢? 文:他有雪。 苏:生活在冰冰凉凉的家里。 看来孩子们还不太了解,试着问洲,洲一下子就说了出来:生活在南极。我表示:你看,要说动物的问题,就是要问洲呀,只有他知道企鹅生活的那个有雪的地方,那个冰冰的地方叫南极。 继续观察封面:这就是小企鹅宝宝,这是他的——妈妈(孩子们异口同声)。而我则表示:不知道是不是,也许是爸爸呢? 想要孩子们注意力集中,不断制造冲突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样会激起孩子不断去思考。 那你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吗?柔:喜欢吃鱼。 我们生活的地方到处都是冰,哪儿有鱼啊? 这时候,我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妈妈这会儿不在我们的身边,妈妈要走很远的路,去到没有被冰住的大海,抓鱼给我们吃,我和爸爸就在这里等啊等啊,等着妈妈回来。我讲的这个就是纪录片《帝企鹅日记》里的内容啊,孩子们完全被吸引了。 继续翻书:这就是我,我是一只小企鹅。 柔:这边有好多小企鹅啊! 文:这是他的朋友。 那你能找到我在哪里吗? 雯来指,没有找到,琳、浵都没有找到,是博来找到了小小的企鹅。 我是一只小企鹅,你看,世界那么大,我却那么小,他们都那么大,我却——小(锦)。 这里,孩子们感觉到茫茫人群中,个体的渺小了吗?教室里很安静,似乎有一点感受到了。 继续讲述:当外面被风雪覆盖了的时候,我的爸爸和妈妈就会带我去滑雪,可是他们滑呀滑呀,他们滑得那么快,我——追不上(不知是谁),嗯,我追不上,因为我是那么小。 还有的时候,我们会去大海里游泳,可是大海那么深,他们都跳到海水里往前游,我在哪里呀? 孩子们发现了站在一边岸上的小企鹅。 我看见大海那么那么深,我的心里有点——害怕(孩子们接)。这里孩子们很容易产生共鸣,因为大海对他们来说也是那么大,也是有些害怕的。 锦:还有大鲨鱼。 当翻开新的一页,有一个男生笑了起来。其它孩子都进入了情境,竟然没有一个人跟他一起笑。 冬天会刮非常冷的风,狂风那么冷,我能够顶住狂风吗? 不能。博很快地回应。 柔:妈妈。她表达了一个孩子最真的想法,面对困境首先想到的就是妈妈呢! 我:也有的时候妈妈不在身边,我一个人能顶住狂风吗? 孩子们:不能。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小! 苏:爸爸呢? 爸爸这会儿也并不在身边。 锦:有点害怕。 苏还是问:他爸爸呢? 冬天来临了,南极的冬天是非常漫长的,我能够度过这漫长的冬天,等到春天来临吗? 锦很快地:不可以。 我制造冲突:如果不可以,我就会没有了。 苏立刻:可以。 好几个孩子:可以。 我说:我也不知道,冬天很长很长的,我也不知道我可不可以。 锦跟着说:我也不知道。 柔:我知道,他可以。哇!你相信他呀! 琳:你看身上。 是的呀,冬天就是雪花都会落到身上,就是会被狂风吹着。 琳:我冬天是玩雪的。她在自己的世界中,并没有进入故事中的情境去感受。 你觉得我能度过漫长的冬天吗? 琳:可以,只要一天。 不是一天,是好多好多天。 琳:十天。 煌:我冬天搭了一个雪人。 再一次制造冲突,把孩子们带入小企鹅的情境中:你冬天是在玩雪,你冬天是躲在这个房子里,你冬天是吹不到冷风的,可是我们冬天在哪里? 我冬天就站在这冰天雪地里,狂风吹在我的身上,安歌,我能度过这漫长的冬天吗?我的语气中有焦急、有无助,孩子们能感受到吗? 安歌:能。 锦:不可以。 我表示:我也不知道。 啊!度过了冬天,就会迎来春天。春天太阳出来了,我们没那么冷了。 可是当我望着天空的时候,天空是那么那么——高(孩子们接),我却那么那么小。这会儿我在哪里呢? 浵来找到了小小的我。 夜晚来临的时候,星星们都出来了,我抬头看着满天星星在闪闪发亮的时候,我发现,星星离我是那么远,我却那么——矮(博)。 他们大的大,快的快...... 可是我呢?我那么小,那么害怕,我只好钻到了爸爸的肚子下面,爸爸的腿中间,因为这里非常非常——冷(博。)才不是呢,这里最暖和了。 哦,我的爸爸虽然很大,却对我很好很好,和你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怕。 我待在爸爸的脚底下,我在想啊想啊,世界那么大,我却那么小;他们那么快,我却那么小... 重新用精炼的语言带孩子们梳理故事,孩子们为小企鹅担心:会有大鲨鱼、它不会游泳。 进入了情境的孩子们表示不要下去就好了,孩子们当下不就是这样的吗?遇到困难,要么请大人帮忙,要么就不想做了。 可我却告诉他们:我们企鹅是会游泳的,如果不游到海里,就会没有鱼吃,要被饿死的。小的时候妈妈会抓给我吃,可是长大了,就要靠自己去找食物了。 可是,我看到大海那么深,我却那么小;高山那么陡,我却那么小;狂风那么猛,我却那么小...... 锦一直说着:会受伤。 然受到影响,也说着:会生病,会着凉。 不过还好,我可以躲在爸爸这里,爸爸那么大,可是他对我——好(锦),锦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虽然很小,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在心里想啊想啊——锦看到图上的月亮,唱起了月亮婆婆的歌儿,孩子们都轻轻哼了起来。 等他们唱完,继续进入故事最最重要的转折:我在心里想,在爸爸的心里最大最大的那个——是谁? 琳:大企鹅。 博:爸爸。孩子们并没有意会到这里的转折,干脆继续问,看看他们到底会怎么想。 在爸爸心里,最大最大的是谁? 洲:妈妈。 你知道在我爸爸心里最大最大的是谁?我指着书继续问。 文:是爸爸的朋友们。哈哈!这估计是他对爸爸很真实的感受。 煌:爸爸同事。 我以小企鹅的口吻说:我告诉你们,你们说的是错的,你是错的,你也是错的,在我的爸爸心里,最大最大的是我!是我!是谁?连问了三遍,和孩子们确认:在爸爸心里,最大的是小企鹅! 你看,我躲在这里,爸爸会帮我取暖,会保护我,会陪我玩游戏...小企鹅在爸爸的怀里温暖地睡着了! 现在我来问问你们,你觉得自己很大很大,还是很小很小? 安歌:很小很小。 苏:大 垚:我长大了。 洲:大。 柔:我觉得大。 缪歌:我觉得我自己还是很小。她犹豫了片刻,这样说。这个故事中,她虽然一句话都没有说,却是真正进入其中在感受的孩子之一。 浵:大。 然:我觉得自己超级大。 锦:大大的。 琳:很大很大。 博:我也长大了。 雯:很大。 文:很大很大。 煌:小。 杭:我的辫子绳掉了。 小企鹅觉得自己很小,你觉得自己很大还是很小? 最终杭说:很小。 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什么呢?孩子们真的感觉自己的力量很大吗?还是一种虚妄的大呢?等到挑战真的来临,看看他们是否有力量越过去呢? (二)主动的孩子和家长 中午,一个孩子赖在床上不肯穿衣服,他是会穿的,只是感觉费力,就很想大人帮忙。其他孩子们都已经准备要上课了,他还在床上磨蹭,就像以前的垚一样。我说你们这么快,不光是你们自己很棒,也要表扬你们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他们是真的爱你们,帮你学会了穿衣服的本领,你们才这么快的。确实,就像垚的妈妈今天发出的感慨:“家校一起才能好起来!” 就像今天的文,真的很让我刮目相看!他今天穿了一件衬衫,上面有六个纽扣,脱衣服的时候,他表示自己不会解,我当着小朋友的面教了一次,他开始慢慢尝试。除了一个纽扣是我示范的时候解开的,其它的都是他一个个解开的。后来起床,他又说不会扣,我并没有再教他方法,只让他自己想想怎么弄。他还是有点觉得难,当感觉他没有耐心了的时候,我对他说:确实很难,但是我相信你可以做到。他竟然真的自己找到了方法,扣上了下面的四个。 正常发展的三周岁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穿脱衣服,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有意识让孩子自己去做,并且相信孩子可以,适时地鼓励他去做到! 早上,博发现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歪了,他告诉我时,我说:你修一修吧。他把绳子拉了拉,就好了。中午,洲的勺子掉了,他捡起来后竟然主动说:我去洗一下。我很欣喜,以前他总是等着我给他一个指令的,可今天,他主动想了办法。我相信,这些日积月累的小变化,就会慢慢地改变一个孩子的行为模式。 孩子们在主动地做事,家长也在积极地出谋划策。煌的妈妈看到群里的进行“爱的表白”的通知后,发信息告诉我,她建议用家长录音的方式放给孩子们听,她感觉到亲自表白的效果会更好!而就在晚上我码字的同时,陈园长发来信息,我们的申请通过了,真的可以请家长们来现场跟孩子们表白了! 孩子们喜欢看柔妈妈的故事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bhjb/5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直击现场一起来看看第10届信谊图画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