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吃鱼童鞋的第篇原创

1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读完了《自私的基因》,这个时间长度远远超过了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预期。

我本以为这本书是讲人的关系,或者人类的自私,果然我太狭隘了,可能我们一生都是在不断的走出自己的偏见。结果,这本书是一本生物学的科普畅销书。

说起畅销书,固有的观念应该是可以很快速的进行阅读,了解其内容,但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到了很大的吃力状态,不知是因为翻译的缘故还是因为我本身生物学的知识比较浅薄。

不过书里的一些观点仍然让我感觉非常有趣,甚至有些吃惊。

如书名一般,按作者的意思,构成我们的基因,本质上就是自私的,它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

我们常说很多人没有利他性,某个人很自私,可能是因为在他所处的环境中,自私的行为是最有利于他的利益不受侵害。

但是我们人类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当我们尝试用自私的态度去面对周遭的环境时,我们会发现自身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这个阻力会妨碍我们取得一些事业上的成就,很难交到朋友。

我们选择去为别人做一些事情,就很多人的状况来说我们的利他本质上还是利己,通过利他的行为我们获得的回报要远远多于自私的自己。我们分享、给予,然后得到别人的回报,这是站在我们人类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单纯论基因的话,基因本身为了更好的生存就会选择去利他,一旦基因发现利他会有明显的回报之后,基因就会选择有限的利他。

作者举例小鸟遇到捕食类飞禽,某些小鸟会发出尖叫的声音,来提醒其他小鸟,这行为是利他的,让其他的小鸟收到了警报的信息。虽然它可能更容易被捕食者攻击,但由于它的提醒,其他的鸟儿都会选择安静,或者直接飞走。

如果它不叫的话,它的同伴可能仍然还会自由的活动,那么这些行为会引起捕食者更多的注意,整个鸟群受到的伤害会更多。

大胆的观点是,我们的生命体都受着基因操控,基因来替我们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以让我们更好的生存下去,将基因传递下去。

2

作者提到的进犯行为,也非常有趣。

在一个庞大复杂的竞争体系内,除掉一个对手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其他的竞争对手可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

如果我们熟读历史的话,我们自然听过唇亡齿寒的故事,两个邻国相互依存且竞争,对方如果把其中一个灭了,那么两个国家最终都会被另外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灭掉,对于两个邻国来说,显然损失会更大。

或者我们还有句俗语“河蚌相争,渔翁得利”可以完美的概括这个问题,灭掉对手,最后双方都惨遭渔翁的手,双方都没有得到好处。

基因的自私性常见于动物之间,以我们常见或者常食用的动物猪来说明。

农村地区的孩子大抵都见过猪生育完小猪的时候,小猪会一群挤着去抢猪妈妈的乳汁吃。而母猪的乳液其实是有限的,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一头小猪特别强悍,它会把和它争抢的小猪挤到一边去,自己吃独食,霸占所有的乳头。

那么这就意味着其他小猪会吃不到乳汁,其他小猪的生命成长就受到自己兄弟姐妹的阻拦。

放在人类身上,无非是人类的幼儿的自私贪婪的本性特征会暴露的很严重,比如对于某一个玩具的占有欲,甚至跟父亲抢母亲陪伴的时间。

只是,后来经受各种各样的教育,我们人类又拥有智慧的大脑,成功的遏制住了我们那自私的一面,也就是说目前的所有生命体中,只有人类可以对抗基因。

在动物界我们小时候还听说过乌鸦的故事,乌鸦的孩子之间,会互相把对方挤出巢穴,以便自己更好的生存,基因的自私性可见是一种常态。

3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点是关于两性之间的战争。

雌性个体会对雄性个体打量一番,试图事先发现其忠诚和眷恋家庭生活的迹象,雌性个体可以选择具有这种品质的雄性个体,使自己受益。而雌性个体如果要做到这点,就得忸怩作态,来判断雄性。

这和人类社会本身也很相像。

女性为了使自己的婚姻,爱情得到更多的保障,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式来测试男性的忠诚度,比如恋爱周期,赠送的礼物,追求的时间,对方的社会地位及收入。

通过长时间的测试,男性表现的满足了女性的预期,那么女性才愿意和男性步入婚姻。这对男性其实也是有利的,也有利于男性鉴别女性是怎么样的人,来决定是否和她发生关系,并组成家庭。

其雌性更希望雄性做出更大的实用价值,而不是为对方爱情付出毫无意义的劳动的雄性。建造一个巢穴要比杀死一条龙更为实用。

折射到人类社会上,就是你书打的好,篮球打的好,长得漂亮最后都不如有钱。有钱代表着具有更为实质的价值,具备更为稳定的生活的条件,可以为对方提供更多的保障,也就是说我们更在乎实际利益。

这个在相亲市场或者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就特别明显,我们会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bhjb/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