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辑30张图看遍世间浩瀚澎湃在线
原创星球研究所星球研究所 从星辰到大海 从高山到江河 从旷野到人间 无数影像 都记录下了这世界的精彩 我们从年照片投稿中 甄选了30幅代表性作品 现在 就让这些照片讲出自己的传奇 -旷野- 《“指环王”》 年12月26日,月球又一次运行到日-地连线上,因为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挡住太阳,日环食现象在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完美上演。摄影师专赴阿联酋日环食地带,拍摄到了真正的“指环王”。 摄影师/薛飞 拍摄地/阿联酋阿布扎比 ▼ 《天山石林》苍穹之下,高山持续隆升,又不断被外力侵蚀。巴音布鲁克以西的天山深处,裸露砂岩在流水、风力等外力的改造下,形成了独特的高山石林,或如利剑、或如佛塔、或如古堡,千姿百态。乌云中,一束光线侧打,积雪、石林与草地依次排列,自然的美妙与变幻展露无遗。 摄影师/王汉冰 拍摄地/新疆巴音布鲁克以西的天山石林 ▼ 《冰与火之歌》同样是天山,其南麓风光却相去甚远。库车盆地中的红色、红褐色沉积岩经过外力侵蚀后,沟壑纵横,残余的峰林犹如矗立在大地上的火炬,它们和远处的雪峰交相辉映,演奏出一曲冰与火之歌。 摄影师/文兴华 拍摄地/新疆库车 ▼ 《阳明雪霁》湖南永州阳明山,雪后银装素裹,蔚为壮观。但更让人惊叹的是,天空中出现了颇为罕见的糙面云,其底部粗糙,并伴随着极度下沉,它和正在降水的幡配合,如同天漏,震撼无比。 摄影师/邓飞 拍摄地/湖南永州阳明山 ▼ 《大地的血脉》山是骨骼,河流是血脉。雪后的楚玛尔河,则将这一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摄影师/刘夙培 拍摄地/青海楚玛尔河 ▼ 《金蛇狂舞》非洲纳特龙湖,大量盐碱沉积使湖泊如油画一般,一群火烈鸟从湖面飞过,让画面更加灵动。 摄影师/梅元皎 拍摄地/非洲纳特龙湖 ▼ 《暴风雪中的温情》无论酷暑还是严寒,生灵总是坚守自己的家园。在冰冻的南极,企鹅总是在暴风雪中相互依偎。摄影师被困于暴雪中七天七夜,偶遇了帝企鹅一家。艰难拍摄环境中,温馨的画面格外动人。 摄影师/梅元皎 拍摄地/南极大陆帝企鹅栖息地 ▼ 《生存》每年1月是秦岭最寒冷的时节,高山上树叶凋敝,生活在此的金丝猴食物匮乏,不得不啃食树皮充饥。 摄影师/张强 拍摄地/秦岭 ▼ -足迹-《彩云之南》 与动物一样,人类同样坚守家园,但不一样的是,人类也渴望探索未知。变幻莫测的云彩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常用“彩云之南”来形容云南,摄影师恰巧在云南昭通捕捉到了难得一见的“七彩祥云”,其学名为虹彩云,是光线经云中密集的水滴折射而成。云彩下的行者就仿佛夸父在追云逐日。 摄影师/嘉楠 拍摄地/云南昭通大山包 ▼ 《“神迹”》少有人类涉足的地下溶洞更能激起人们的探索欲。在广西,乐业县的地下溶洞系统坍塌频发,造成天坑数量和密度居于世界首位,堪称“天坑王国”。河池市凤山县一处天坑,坍塌的岩石耸立于坑底,人立于其上,日光倾泻,平添了几分神秘的仪式感。 摄影师/蒙洪中 拍摄地/广西河池凤山地下长廊 ▼ 《天光乍现》云南西北部的梅里雪山更加有名,许多人都慕名而来。这里天气变化无常,山峰时常笼罩于云雾之中,让人难以一睹真颜,但当阳光撕开云层,倾斜而出时,则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摄影师有效地捕捉到一束透过山坳打向飞来寺的丁达尔光,画面可谓壮丽雄浑,让人不禁产生肃穆之情。 摄影师/XSFANSTUDIO 拍摄地/云南德钦飞来寺 ▼ 《崖上人家》河南西北部的太行山多断崖绝壁,辉县回龙天界山就是如此。一落千丈的褐色绝壁,如同刀劈斧砍。更令人唏嘘的是,悬崖上还有村落民居,简直就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具象化。 摄影师/刘辰 拍摄地/河南辉县回龙天界山 ▼ 《天梯》西藏阿里日土县班公湖岸边通向边防的公路,曲折如同“登天之梯”,也有人将它称为“大地的心电图”。 摄影师/向文军 拍摄地/西藏阿里日土班公湖 ▼ 《超级工程》连通中国四面八方的除了公路,还有输电工程。新疆准东至皖南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送电能力最大、控制技术最先进的输电工程。借由这条超级电力走廊,新疆地区万千瓦的风电,以及万千瓦的光伏发电,能够集中送往长三角地区。远方的万家灯火此刻都系于这些“行走在电流上”的建设者,他们无名而伟大。 摄影师/宋鹏涛 拍摄地/建设中的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段 ▼ 《戈壁奇观》中国西部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也是主要的太阳能发电基地。甘肃省金昌市就在戈壁荒漠上建成了大规模光伏发电基地,其装机容量达.02万千瓦。航拍视角下的光伏发电反射板投影出了太阳光芒,像是千万片科技向日葵在雪中绽放。 摄影师/刘忠文 拍摄地/甘肃金昌金川西坡光伏发电基地 ▼ 《黔道巨变》不同类别的超级工程无处不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的夜郎河特大桥是渝贵铁路三大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它与桥旁蜿蜒的山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主桥采用X形“提篮式”拱桥设计,最大跨度米,全长.8米,为国内同类型桥梁跨度第一。不止夜郎河特大桥,更多世界级高桥都在贵州陆续建成,它们将彻底改变“地无三尺平”的贵州的交通状况。 摄影师/刘建镍 拍摄地/贵州桐梓夜郎河特大桥 ▼ 《钢铁洪流》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南站,密集的列车停在铁轨上,既混杂又整齐。满载货物的列车即将奔向大江南北,枢纽站的短暂停顿恰好反映了国家运输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摄影师/全思明 拍摄地/黑龙江哈尔滨南站 ▼ -家园-《江城云幕》 人类对地表最大程度的改变非城市莫属,但规模庞大的城市也是自然世界的一环。武汉夏日的一个傍晚,乳状云、雨幡与落霞同框,天地浑然一体,仿佛人间被笼罩了厚重的穹笼。 摄影师/张瑾 拍摄地/湖北武汉 ▼ 《云海之上》夹横于断山与龙泉山之间的成都时常笼罩在云雾之中。即便天气晴好,也会有薄纱般的平流雾轻覆于城市之上,唯留正在建设的蜀峰和远处的雪峰交相呼应。 摄影师/嘉楠 拍摄地/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 《城市拼图》城市内部,承载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工作与生活。建设中的南京新地标金鹰世界外墙上,工人们正在多米的高空安装玻璃幕墙,幕墙恰好反射出城市风光。当一块一块的玻璃幕墙被固定,就像是建设工人用自己的双手逐渐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城市。 摄影师/方飞 拍摄地/南京河西金鹰世界 ▼ 《“自留地”》建设城市的工人,也渴望得到城市的庇佑。住在临时工棚的工人,在桥下的长椅上安静的坐着。或许高架桥也没有想到,自己在承担城市交通功能的同时,还是民工遮风避雨的“自留地”。 摄影师/李珩 拍摄地/北京东四环大郊亭桥下 ▼ 《夹缝》当越来越多的人类建筑在城市中拔地而起时,留给自然植被的空间就越来越小。深冬,落光树叶的梧桐在大厦的夹缝中显得格外突兀。这似乎也在暗示,人类在离开了森林的同时,却来到了另一个“森林”,一个没有太多生命色彩的钢铁森林。 摄影师/纪一凡 拍摄地/上海陆家嘴 ▼ 《大城小梦》但即便如此,走进钢铁森林仍然是不可逆转的洪流,因为这里聚集了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机会。无数人从四面八方进入城市,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劳作,为城市的建设作出贡献,也渴望在此实现自己的理想。 摄影师/_大面 拍摄地/重庆朝天门 ▼ 《高楼之下》城市里有繁华的CBD,也有相对平实的居民楼。从朝阳区达美中心看CBD方向,长焦镜头压缩下高密度的北京城显得别有韵味。前景是万家灯火,背景是正在工作的写字楼和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错落的城市建筑也反映了现代生活的两面性,也许工作在上,生活在下? 摄影师/张登科 拍摄地/北京朝阳达美中心 ▼ 《盼》与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相对应的是,许多农村逐步趋于空心化,仅有老人和小孩留守。广西龙胜黄洛瑶寨就是千百个空心村中的一个。留下的老人在期盼,离开的人却归期未定。 摄影师/卢文 拍摄地/广西龙胜黄洛瑶寨 ▼ 《达瓦孜》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技艺还在延续。吐鲁番葡萄沟中,一场精彩的达瓦孜表演正在上演。维吾尔语中,达是悬空之意,瓦孜是指爱好做某件事的人,达瓦孜意思是高空走大绳表演。 摄影师/郭霏 拍摄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 ▼ 《套马的汉子》蒙古草原上,每年七、八月,庆祝丰收的“那达慕”大会都会如期上演。照片拍摄于呼伦贝尔,广角镜头下,套马比赛被精彩记录,仿佛从画面中都能听到人群的欢呼,马群的嘶吼。 摄影师/一墨 拍摄地/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 《绝活》在旅游区,传统技艺往往演变为吸引游客的手段,人潮中不乏赞誉,但也存在些许微词,但一项技艺能被流传,终究是值得肯定的。西安回民街,一个回族小伙正在手工拉糖,其娴熟的动作极富表演效果,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摄影师/卢文 拍摄地/陕西西安回民街 ▼ 《赞》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在许多地方都在上演。伊朗伊斯法罕大巴扎一家手织地毯店内,店主为了便于售卖而张贴支付宝标识。这也侧面反映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摄影师/李彦昭 拍摄地/伊朗伊斯法罕大巴扎 ▼ 《群星深处》当一年接近末尾时,双子座流星雨又一次降临北半球。夜空中,银河闪耀,自天而降的流星雨如同绽放的烟花。兜兜转转,人们又回到了自然之中,在夜深人静之时,抬起头,向群星深处望去。 摄影师/XSFANSTUDIO 拍摄地/云南香格里拉 ▼ 星辰斗转 时光飞逝 精彩的记录 可让瞬间永恒 对世界的热爱 是你、我持续探索的力量 未来 让我们一起创造更多精彩! 本文创作团队 策划:刘白 撰稿:风子、谢禹涵 图片:刘白、谢禹涵、余宽 设计:郑伯容 -TheEnd-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原标题:《特辑:30张图看遍世间浩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fbfw/10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鹅生不易,这些企鹅只能去偷石头澎湃在线
- 下一篇文章: 特辑30张图看遍世间浩瀚星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