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室南渡,高宗入杭及航海路线图

据说,鲁迅这辈绍兴文人不太愿意提起自己是“绍兴人”,大凡非要填籍贯之类时,总是写会稽或是山阴。

难怪,生活在“割地赔款”时代的人,对“绍兴”感同身受,觉得这二字实在憋屈。

有道是,风水轮流转!当下绍兴公私媒体(自媒体)无不热衷于宣扬挖掘“宋韵文化”。

在宣扬挖掘“宋韵文化”前,在绍兴人眼里宋高宗赵构是个反派角色,主要事情二桩,一是对金国一味屈膝投降,再是冤杀抗金英雄岳飞。

不过,我对赵构一直抱有点敬意,只是周边很多人都对他反感,就不敢为他申辩,生怕惹了众怒。好在风水轮流转,终于“转”到今天全社会宣染“宋韵文化”这一天。

我说其人好首先就看其人的结局,常言道“自作孽,不可活”,那反言之,活得好不就是没作孽么!一个权力不受约束的帝王能不作孽,常人不作孽的标志是长寿,王侯将相不作孽的标志是权力平稳移交,而赵构二者兼备!

其次是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不少个“第一”,有的甚至是“唯一”,如“守弃自便”,“航海避狄”,“和平禅让”,等等,这些真的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事荷!

靖康二年(),金人南侵,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

金人将徽、钦二帝及皇室成员全部掳去后,就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处理这个滥摊子。但张邦昌并无当皇帝的野心,遂尊宋哲宗的废后孟氏为“元祐太后”,同时派范宗尹至济州联系赵构。

孟氏被张邦昌扶起后,也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所以赶紧派侄子孟忠厚去赵构处,说支持他接皇帝位。

当然也有异议的。如皇室成员赵仲琮等就提出赵构登基宜穿淡黄衣称制,不改年号。

其实赵构对做皇帝并无心理准备,但相州(今河南安阳)知府汪伯彦等极力撺掇,说,殿下知道“靖康”是什么意思吗?靖字拆开来就是“十二月立”,立谁呢?立康呀!“康”就是你康王哪!这不是天命吗……这样,当年五月初一,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当时也称南京)称帝,年号“建炎”。遥尊其父宋徽宗为孝慈渊圣皇帝,遥尊其母韦氏为宣和皇后,遥立其妃邢秉懿为皇后。“南宋”历史由此启幕。

年底,赵构到了扬州,此时的扬州知州是吕颐浩。

建炎二年()七月,金人开始大举向南宋发兵。

赵构下诏各地州县“守弃自便”。

建炎三年()农历二月十三日,赵构君臣经平江(今苏州)、秀洲(今嘉兴)到达杭州。三月初五,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胁迫赵构逊位,并请孟太后垂帘听政,改元“明受”。故史称“明受之变”。四月初,被吕颐浩、张俊等平定。吕颐浩官拜右相。

七月,升杭州为临安府。

在杭州,赵构找来个测字先生,要他算算其政治命运,测字先生答道:“这‘杭’字离合起来,是‘兀’、‘术’二字;而且杭者,降也,金军主帅兀术就要投降了。”——这里有个缘故要额外说明,降与杭,如今风马牛不相及,但古音甚至今天的吴越方言里,降仍发音为“杭”,如投降就叫“投杭”。

金兀术(即完颜宗弼)命先锋阿里、浦卢浑率四千轻骑从安徽入浙江,攻下湖州直逼杭州。自己率主力由平江直取杭州。

钱塘知县朱跸率领手下仅有的二千民兵英勇抵抗,朱跸中箭阵亡。二个尉曹(下层军官)金胜、祝威被推选出来,他俩在城北沼泽地里编织竹篾上覆泥土,伪装成大路。当金兵铁骑如飙而至,不意狂奔的马蹄踩在竹篾上纷纷滑倒,盔甲沉重的骑兵连人带马陷入泥沼之中……金兀术吃了一个亏,便绕道易战,金胜、祝威被俘,在松木场不屈被杀,杭州陷落。这一仗在杭州留下了一条路名——金祝路。

百官都深知赵构有爱听吉利话的癖好,所以在过钱塘江前往越州(今绍兴市)时,便特意事前作了安排。果然,赵构问起两个船工的名字,一个答说叫赵立,另一个说叫毕胜。赵构听了很是受用。

船到南岸渡口萧山西兴,已是越州地界,那里早有一列人前来迎拜,只听为首的一位道:“宗室赵不衰以下起居(行礼)。”赵构听了更高兴了,于是他便得意地对随从们说道:“符兆如此,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赵不衰因此交上好运:赵构返回后,命赵不衰在萧山筹建老岳庙(牢狱庙的谐音),供奉其父徽宗赵佶,徽宗被塑成“东岳大帝”,庙门朝北,有遥望北方之意。后来,时有从前线俘获的金兵押来,均解到庙前正法祭祖,因此庙附近有了“屠胡村”(现改杜湖村)。这是后话。

到越州,下榻州廨。

十月二十五,得到长江防线已失守,负责江防的杜充也投降了金人的败报。也在此时,名将岳飞脱离杜充,带领“岳家军”独立抗金,越战越强,越战越大。

这个时候赵构正从越州城折返到钱清,闻讯后召参知政事(宰相)范宗尹、侍御史赵鼎、吏部侍郎郑望之、权户部侍郎叶份、中书舍人綦崇礼、吕颐浩等商议避敌之计。众人一时不知所措。唯吕颐浩献“航海避狄”之策——除郑望之反对外,杜范、谢深甫、陈骙、钱象祖、叶梦鼎、范宗尹等一帮人都支持。

关于这段历史,《宋史》卷三百六十二《吕颐浩传》这样说:

闻杜充败绩,上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九说得要详细点!道是:

二十五日己巳,发越州,次钱清堰,夜得杜充败书,欲还浙西迎敌。侍御史赵鼎力谏,以为众寡不敌,不若为退避之计。高宗问吕颐浩,对曰:“金人以骑兵取胜,今銮舆一行皇族百司官吏兵卫家小甚众,若皆陆行,山险之路,粮运不给,必致生变,兼金人既渡钱塘江,必分遣轻骑追袭。今若车驾乘海舟以避敌,既登海舟之后,敌骑必不能袭我。浙江地热,敌亦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彼入我出,彼出我入,此正兵家之奇也。”高宗沉吟久之,曰:“此事可行,卿等熟议!”翌日召侍从台谏至都堂参议可否。二十六日庚午,高宗遂还越州,定策航海……(《续资治通鉴》卷一○六记载相同)

吕颐浩的后人吕清吕栾编刻有《吕忠穆公奏议》,其中卷三有《论航海事奏》,抄录于下:

臣累日以探报如此,未知避就之计。昨夕偶得航海之说,逮晓而从班杜藻等就漏舍见臣,具道昨日已奏,且乞驻跸越州。藻等再思之,越州驻跸虽缓急可趋温、台,然必为虏人所袭。今从班臣僚已议定,决幸平江。今若于昆山县列海船数百只,赍粮在船内,可载三二万兵,急则登舟,虽虏百万莫能睥睨矣。又战士各有家以固其心,南则泝流可至上江,东则放流可至海上,北使狄人莫能窥我,此乃天赞圣德之助,唯速行为便。伏望留神省察。

赵构就命枢密院提领海船张公裕先去宁波筹办,命户部员外郎宋辉到嘉兴筹集钱粮,保证海上供给……

针对宋人的“航海避狄”,金人就针锋相对打出“搜山检海捉赵构”的旗号分五路南下。

双方对决开始——

十一月二十六日,赵构留安抚使李邺、两浙宣抚副使郭仲荀等守越州,自己率百官按既定方针浩浩荡荡去明州(今宁波)。

二十七日,赵构的御舟出城过都泗堰,船过堰要靠牛拉,因船大牛少,牛盘车绞不动御舟,就令卫士参与拖曳,下级军官多有牢骚,宰相吕颐浩只好亲自喊号子指挥,但大家出工弗出力仍未奏效。只得放弃御舟。但留着御舟会资敌,遂又下令将御舟劈碎……

出城不远有个小地方叫樊江,吕颐浩在此作诗《题樊将军庙》:

排危盛气冠英雄,逆耳忠言悟沛公。

何事时人太求备,欲将瑕翳掩前功。

一路上,说好听点从容不迫,说不好听是就是磨蹭磨蹭,反正走了八天于十二月初五日才到达明州。

十二月十二日,金兵进犯越州,李邺前往钱清迎接金兵请求投降,郭仲荀则朝温州逃跑,提点刑狱公事王翿见李邺要投降,便借口巡视所部寨栅避到城北三十里外的海边小城堡三江寨。

闻说金兵陷城,越州城内居民一时大乱,大家争着逃命,东头的居民逃到西头,西头的居民逃到东头,有一民妇携子抱侄也挤在难民队中,行经塔山桥边,桥小人多,孤儿寡母抢不过人家,妇人竟狠心丢下亲子怀抱侄儿急奔过桥……但金兵并未屠城,大家始感虚惊一场。事后人们问她为何舍子保侄,妇人答说此侄是其叔临终托付,叔已亡故,不能让其绝后。此事后来传诵乡闾,邑人便改此桥名为“舍子桥”以示表彰。

舍子桥

李邺投降后,监守三江寨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孙子曾怘。见曾怘拒绝投降,便将他绑押着去见金将巴哩巴,这个巴哩巴,绍兴的史志译作琶八。实际是个地名,就是当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伯力,彼改称哈巴罗夫斯克。这说明巴哩巴是伯力人。他的真名或者叫阿里或者叫浦卢浑。曾怘对李邺等人大声抗言:“国家何负汝,汝乃欺天叛盟,恣为不道。我宋世臣也,恨无尺寸兵以杀汝,安能贪生事尔狗奴也!”金人以为宋人都是软骨头,见曾怘如此慷慨激昂,一个个都愕呆起,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巴哩巴最后说:“且令出(推出去)。”曾怘全家四十余人就此被屠杀于南门外。只有曾怘尚在哺乳的小儿子曾崇,由奶妈从乱尸堆中扒出,当时身上亦刀痕累累,呵护了好久孩子才苏醒过来。(据《万历绍兴府志》卷四十四)

华舍张溇有个张川庙。庙中有尊塑像叫杜万春,像下基座有文字介绍如下:

杜万春(?-),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一一二八年四月十六日,系越州山阴禹会(今绍兴县华舍镇张溇村)农民。

相传公元一一二八年夏历四月十六日,南宋康王赵构来越州避难,由杭州经瓜沥陛下、安昌西社、华舍张溇等地。百姓奋力保国抗金,张溇农民杜万春率领黎民,在白洋湾狙击金兵,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康王为表彰黎民抗金功绩,下诏追封为当方土地。谥赠瓜沥陛下、安昌西社、华舍张溇等当方土地之神,按农历四月十六日为纪念日。

当时适值战乱,外族入侵,难建祠庙,康王口头相传立囗囗囗囗,里人为纪念这位抗金囗囗囗囗壮士,募资囗囗囗囗囗庙万春戏台万春长桥囗囗囗囗,永祀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杜先烈立像以缅怀囗囗囗扬民族爱……

张川庙1张川庙2

《绍兴县村落文化丛书·华舍卷》P89有簏《南宋抗金先烈杜万春》,文曰:

张溇村东南有一座张川庙(又作张溇庙),庙前有一座戏台叫“万春戏台”。年前,戏台东南还有一座10余孔的“万春长桥”,桥东面有一个石亭子,内立石碑,那都是后人为缅怀抗金义士张溇村农民杜万春而建造的。

杜万春的老家就在戏台北面不远的万春弄堂内。杜万春生年不祥,卒于年农历4月16日,系越州山阴禹会(现绍兴县华舍街道张溇村)农民。

相传在公元年农历4月16日的那天,南京康王赵构来越州避难,由杭州经萧山瓜沥,下安昌、西社、华舍张溇等地。沿途百姓奋力保国,抗击金兵进犯。禹会(张溇)农民杜万春组织率领村民在白洋湾(现戏台东面)与进犯的金兵拚搏。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康王为表彰农民首领杜万春抗金功绩,委派朝臣,下诏封杜万春为谥赠瓜沥陛下、安昌西社、华舍张溇等方土地之神,并定为每年农历4月16日为纪念日。

(撰文:俞昌泰)

絮我有考据癖!说杜万春为保卫家园抗金牺牲于公元年阴历四月十六日有点靠不住!因为这年赵构还在江北扬州,七月开始金兵始向南宋进逼。赵构于建炎三年()二月初三才渡江到镇江。十二月十二日越州沦陷,建炎四年()四月十一日赵构返回越州……所以杜万春的抗金牺牲时间只能在年十二月中旬至年四月间。当然若他死于其他散兵游勇又当别论!

再说赵构卫士中有个叫唐琦的,因病滞留越州。金人占领越州后,巴哩巴为知州,李邺为副。唐琦日日袖中藏了大砖头伏于府治道旁镇东阁上,一天,唐琦终于等到了机会,默祝道:“天佑我,一击杀此两贼。”等得巴哩巴、李邺二人骑马经过阁下时就狠狠地砸了下去,可惜没有砸中。唐琦被执后,巴哩巴不解,问他:“大金兵数百万,你杀我一人能起什么作用?”唐琦回答说:“本欲打碎你的头,我死也为赵氏之鬼。”巴哩巴说:“假使人人如此,赵氏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呢!”接着又对唐琦说:“李邺身为高官尚且举城以降,你是何人,敢来操这份心?”唐琦说:“李邺为臣不忠,我恨不得手刃了他,你怎么拿这种人跟我比!”又对李邺说:“我月给才一石五斗米,尚且不肯背主,你辈享受国家厚禄,居然不思回报如此,真是不齿于人。”巴哩巴大怒,问唐琦:“你愿意怎么个死法?”唐琦回答:“我愿以布裹尸,灌油,用点灯的方式烧三天死。”巴哩巴就遂了唐琦的心愿用此法将唐琦慢慢折磨死。唐琦之所以选择如此惨烈的死法只是为了延缓金人的追击。

金兵占领越州后,继续向东扑向曹娥江,击溃了江防守将张俊。

过了曹娥江便是上虞县。上虞有一位姓龚的县生,可惜名字已经难考了。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兵,振臂一呼对乡人说:“虏将屠杀我们家乡,我虽说独力难撑,但有死的决心!”在他的感召下,立即有数百强壮乡民表示愿意同赴国难。他们找到躲在民家的县令、县丞来主持事务,立即整顿队伍,倚险据守,以待金兵。金兵来了,龚生率众居高临下以石头为武器阻击金兵,再率队出击,经奋力拚杀,虽斩得一金将及金兵多人,但龚生等亦战死。

上虞沦陷。

十二月十七日,赵构与众臣由明州东渡门乘船到定海县(今镇海)。当时吕颐浩提出由百官替皇帝殿后,赵构反替百官着想,说这是武将之责,文官上战场除了添死又有什么用?既然是避狄,君臣理当共舟共济……

如此一来,吕颐浩又觉得船数不够了,卫兵、百官、吏胥及众多家眷不可能全数登船。于是规定多余人员只能走陆路或留在明州自寻生路。

这很快引起一些卫兵的不满。十八日一大早,以张宝为首的多名卫兵拦住吕颐浩,大喊大叫往行宫里闯。吕颐浩劝说道:海船不足,装载不了这么多人,目前你们第一大事是护卫皇上,家事须另行处理。卫兵不服,反问吕颐浩是否也将家眷留于明州?吕颐浩一听,十分恼火,说:“上司平日教你们练武,何曾让你们一根弦上拉两支箭(为难你们)!如今国家危难,谁肯为国家死战?”但吕颐浩的话更加激怒了众卫兵,有几个人拔出刀来要杀他。范宗尹急忙上前拉着他进入行宫,将闹事的卫兵关在门外。赵构的侍女吴芍芬便又诳骗他们皇上已将他们的事情安排好了,明日便见分晓。到是赵构反而叫宦官打开大门,向卫兵们宣读了亲手写的诏书,高度赞扬众卫兵不顾家小,惟以保国安民为念的精神,说已对卫士的家眷作了妥善安排,叫他们明天来听消息。卫兵不知这是皇帝的缓兵之计,听后就散了。卫兵走后,赵构对吕颐浩说:“这些卫兵将坏我的大事!我今夜带领五百人埋伏在府衙后苑,你快去辛企宗御营中军布置,明日早朝时,你等率队伍到行宫,里应外合,一举将闹事的卫兵擒杀。”吕颐浩当即召集御营司中军统制辛企宗等进行了部署。

第二天天还没亮,赵构穿上盔甲,专等张宝等到来。

上早朝时,吕颐浩叫卫兵们到行宫前集合。这时,行宫外的御营中军向卫兵发动突然袭击,在后苑埋伏的辛企宗所部也乘机前后夹攻。猝不及防的卫兵有的被杀,有的被俘,有的爬屋跳墙而逃。赵构亲自督战,见有2个卫兵攀上屋顶,就弯弓连发2箭,2个卫兵应声滚落屋下,当即被活捉。

原来赵构文武双全,不但诗、书一流,且天生神力,能双臂平持各斤的重物走数百步,又能挽射一石五斗的强弓。

平息了卫兵的动乱,赵构即任命御营司参议官刘洪道为明州知州。

因船只不够,一部分官眷留在明州,成了“新明州人”,其中有的后来发展成为明州的望族,如后来创立“天一阁”的范钦就是范宗尹的后人。

出海也并不一帆风顺。《宋会要辑稿》上说到当时的情景是“去者有风涛之患,留者有兵火之虞,相别殿门外,皆面无人色。”

在海上。一天,一条鱼跳到船上。吴芍芬一见,忙说道:“此周人白鱼之祥也。”赵构听了这样的吉祥话,心里一高兴,马上提拔吴芍芬为义郡夫人。

所谓“白鱼之祥”是指周武王当年伐纣灭商,当周军渡黄河的时候,突然有一条白鱼跳到了武王的船上。武王捡起鱼用以祭天。渡过黄河之后,又有一团火从天而降,落到武王住的屋上不停地转动,最后变成一只红色的乌鸦,且叫声彻云。商朝尚白,而舟和周同音,也就象征了周王室,预示着商朝的军队要归周了。而周人尚红,预示着周王国要一鸣惊人,商的天下也要归周所有了。由此,“白鱼赤乌”也就成了祥瑞的典故。

吴芍芬的父亲吴近,是一员级别不高的宋将,女儿出生于乙未岁(羊年),出生前他梦至一亭,匾曰“侍康”;傍植芍药,一花独芳,花下白羊一只,吴近醒后百思不得其解,就先替女儿取名芍芬——芍药芳芬之意。等到芍芬14岁被选入康王府,才晓得此所谓“侍康”之徵。

吴芍芬出身将门,从小跟爹练武。从此她常身披铠甲,头戴钢盔,腰挎宝刀,名正言顺地随护赵构左右。赵构是个优秀文人,精于书法,吴芍芬也刻苦攻读,后来成为赵构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知音。

且说宁波战场——

公元年初,旧历还是上年的腊月。金将阿里、浦卢浑率兵往明州而来。浙东制置使张俊决定主动出击。

宋金二军大战于鄞县的高桥。宋军驾船利用港湾河汊,神出鬼没地袭击岸上的金军骑兵,农民们拿出草席铺在必经的大路上,金军战马遇到这种滑溜溜的草席,纷纷打滑跌倒,宋军趁机掩杀,于是取得“高桥大捷”。

明州保卫战前后三战,时间跨越了农历腊月和正月。是宋金江南十八战的首战。

参与“高桥大捷”之战的有个民团首领俞广汉。据《暨阳阮坞俞氏宗谱》载,俞广汉(-),又名汉,字遂良,号古崖,原居新昌。有臂力,善弓马,因而精习武略。建炎三年(),金兵进犯越州,宋高宗赵构出奔明州(今宁波)。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俞广汉毅然变卖家产,招募义勇,克复诸暨县,与父亲迁居于回队(今属诸暨次坞镇新回头村)。后一路追随赵构至明州,随军取得高桥大捷。张俊为他上奏表功,朝廷授予“秉义郎”。宋高宗因其有倡义安民之功,命其乡为“义安”。乾道八年(),置义安县,治所即今枫桥镇,淳熙元年()废。

赵构航海的目的地是温州,不想途中遇上大风,为了避风,船队驶进了台州湾内。建炎四年正月初二,赵构的船队停泊在台州章安的金鳌山下。不久传来“高桥大捷”的捷报。

当年的金鳌山前还是一浅滩,称牡蛎滩。山上有祥符寺(后改为善济院),寺里和尚叫悟讲主。正月初二早晨,悟讲主看见十六个身穿战袍的人走进寺来,悟讲主招呼他们坐下,赶紧拿出仅有的五个炊饼,赵构吃了三个半,悟讲主又摘了些蔬菜佐以姜盐进奉。餐后,赵构步入方丈室,抬头看见墙上有一首题诗:

牡蛎滩头一艇横,夕阳多处待潮生。

与君不负登临约,同向金鳌背上行。

赵构见墙壁上诗句墨迹犹新,心中大惊,问寺里僧人:“这诗是何人所题?”僧人回答道:“是过客。”赵构心中不快,将剩茶朝诗壁泼去。原来,许多年前,赵构就看到过这首诗,当时泰州有一道士能预知过去与未来之事,人称徐神翁。一天,太监向徽宗推荐这位神人,徽宗立即召见徐神翁,在宫里徐神翁写了这首诗送给赵构,赵构当时也不太在意。直到在金鳌山方丈室墙壁上再次见到此诗,因此怒泼茶水。不过,赵构过后仔细一想,不得不承认徐神翁确乃异人也。

吕颐浩与范宗尹在牡蛎滩戏对子,吕颐浩:“草履皆将为赤舄”,范宗尹对:“稻秸聊以当沙堤”。航海诸臣个个绣口锦心,一路作对子相娱,赵鼎作有日记体的《建炎笔录》,就记载不少诸臣间相互作对为乐,可惜那些对子他没有记录下来。

正月初三,赵构又渡过对岸至海门登临了枫山清修寺,作联:

清修风景千年在;沧海烟岚一笑开。

初九日,又传来金人再犯明州,张俊撤出明州,明州知州刘洪道等也“守弃自便”了。

金兵进明州城大掠之后放火焚城。明州成为一片焦土,

金兵随即大举挥师渡海。当占领舟山时方知赵构早已航海南下。金军继续穷追不舍,但被张公裕在台州海面击退。由于金兵不习水战,面对浩瀚的东海只能望洋兴叹。

捷报传来,赵构放弃了再南下福州的计划,由温州返回章安。

正月十五赵构就在章安过元宵。其时,恰逢二艘满载黄岩蜜桔的货船为风涛所漂,直撞御舟,卫士大惊,忙拦船查问,但赵构非但不怪船主,反而买下了全部桔子,令从官及禁卫军食取瓤肉,剥皮为碗,倒入菜油,放上灯芯,点灯随潮水放入江中,顷刻之间,满江桔灯,犹如数万点红星随潮出海,漂浮洋面。章安居民登上金鳌山观灯,一派喜气洋洋的元宵景象。赵构看到这个与民同乐的场面,心中非常高兴。

“放桔灯”是赵构的一个创举,以后在章安等地相沿成俗。

当赵构漂泊在台州与温州之间时,一天忽然得报,说他有一个叫“柔福帝姬”的妹妹从金国逃回来了,正在越州等待觐见。这让赵构且喜且疑。

徽宗皇帝共有三十二个儿子、三十四个女儿。但靖康之难后,兄弟姐妹全都被金人掳走。宋徽宗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如改称公主为“帝姬”,宗室的女儿相应地改称为“宗姬”。

赵构身边有一个叫冯益的太监,当年曾在柔福生母小王贵妃那里服伺过一段时间,知根知底,甚至还依稀记得柔福帝姬小时候的模样,赵构便派他与一名叫吴心儿的宗妇同去越州查验。

柔福帝姬说她是小王贵妃的第四个孩子,也是父皇的第二十个女儿,生于政和元年,属兔。小名多富,又名媛媛,与郓王赵楷、莘王赵植、陈王赵机同母……见她谈吐得体,一点也不怯场,且对当年宫中的旧事也很熟悉。

二月十七,赵构重新到达温州。驻跸于江心屿上。冯益和吴心儿回来复命,称确是帝姬无疑,连帝姬说及的那个叫张喜儿的宫女,冯益也依稀记得。赵构听了又很高兴。

令人解气的是金兀术在退兵途中,遭到了南宋名将韩世忠的顽强阻击,十万大军被困建康府(今南京)外围的黄天荡48日才得脱身。这就是传统戏曲剧目《击鼓退金兵》。

金兵在渡江北撤时又被“岳家军”邀击于静安镇,结果被斩三千余,被俘三百多。

至此,南宋朝廷的“航海避狄”之策获得了成功,守住了半壁江山。

四月初二日,赵构回至明州,次日坐船由明州回越州。十一日到越州,仍驻跸州廨。州署官员则暂移至大善寺办公。

听闻韩世忠、岳飞大破了金兀术。吕颐浩遂请赵构下诏亲征,并出奇兵策应韩世忠。因赵鼎等以冒进为由反对作罢。

赵鼎本是赞同“航海避狄”的,但不知为什么此时又出尔反尔,上书攻击之策是“颐浩过失凡千言”(《宋史·赵鼎传》)。吕颐浩为此辞相。

不过赵构对吕颐浩的评价还算公允,《宋史》卷三百六十二《吕颐浩传》载:“颐浩奋不顾身,为国讨贼,群臣所不及,但轻进,其失也。”君王对臣下了解如此,也称得上洞悉了。

在越州,赵构与柔福兄妹相逢,自是悲喜交集,难免相对落泪。但见到妹妹罗裙下露出的一双大脚,赵构又不免产生怀疑。好在这个自称柔福的女孩为人机警,她这样解释:一路颠簸到金国,接着又受繁重的奴役,后来逃出又一路南奔……

赵构想想也是,一双小脚是要精心挡拾的,历经这么大的磨难,能活下来已经很不易了,谁有心思侍候一双小脚!当然,帝姬是父皇给她的封号,如今他作主了,就封她为“福国长公主”。私下里叫她的小名“多富”,柔福则称赵构为“九哥”。就这样,一个原名叫李善静的东京乾明庵里的小尼姑骗过了所有的人摇身一变成了公主,开始尽情地享受荣华富贵。直到绍兴十二年宋金和议后赵构的母亲韦皇后南归后才被戳穿。

宋朝是个对文臣十分宽宥,但对武将很苛刻的朝廷,比如对越州失守的追责,郭仲荀仅被贬为汝州团练副使、广州安置。而守将焦光瓒因从李邺率部出城迎敌,不再是“守弃自便”性质,焦部由此被集体贬为“堕民”,从此世世代代为贱民。在越州城内的则被集中安置在三埭街,不得与平民杂居。

其它地方如诸暨、上虞、余姚、宁波、慈溪、奉化、镇海、象山、舟山、温岭、义乌、东阳等地也有堕民,但一半以上在越州城里。

为了表彰曾怘,朝廷特意让曾怘之弟余杭令曾悳将曾怘全家收葬于大禹陵后的天柱山(宛委山)。又给了尚在吃奶的曾崇一个官职。

对唐琦,深受感动的赵构下诏为唐琦立庙。“唐将军庙”就在今鲁迅故里土谷祠斜对面。唐琦的家眷则被安置在今书圣故里的石家池,

为表彰杜万春,封他为瓜沥陛下、安昌西社、华舍张溇三地的土地神。陛下庙在今萧山区瓜沥镇航坞山麓。绍兴三年()下旨着绍兴知府承办扩建“崔君府”为“陛下庙”。

陛下庙

在越州,吴芍芬被迅速提拔,先被提拔为才人,接着成了婉仪,继而成为贵妃,连跳四级。这还不够,赵构竟要以她的名字作为年号。当然,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他的顾虑是可以想见的,由此赵构将“芍”换了个谐音字“绍”。建炎五年()正月初一,赵构下诏改元。敕曰:“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爰因正岁,肇易嘉名,发涣号于治朝,霈鸿恩于寰宇,其建炎五年,可改为绍兴元年。”(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卷一百四十四)“绍”即继承,“兴”即中兴、振兴,也就是要使赵宋统治继往开来的意思。这绍字比芍字确实强多了!

六月,孟太氏甍于越州,终年55岁。遗诰:“殓以常服,勿用金玉,权宜就近择地攒殡,俟军事宁息归葬园陵,所制梓宫,取周吾身,勿拘旧制,以为他日迁奉之便。”她是第一个归葬到后来叫“宋六陵”的大宋朝皇室成员。

这一年的十月十一日,越州升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得名之始。赵构题“绍祚中兴”四字为匾。

赵构手书“绍兴”墨迹

越州改名绍兴,州廨也成了府治。这一年,赵构在府治前种了一株龙柏,这株龙柏在以后的数百年里枝繁叶茂,近千岁又死后不倒——直到本世纪初尚僵立在那里,而且素来是府山的地标。

龙柏

绍兴二年()正月初十,赵构君臣离开绍兴去杭州。

绍兴十二年(),赵构的母亲韦太后由金国还朝,带回了赵构原配邢秉懿已死的确讯。赵构很悲痛,数日不上朝。但皇后位置不能空着,秦桧等摸准韦太后和皇上的心意,就连续上表请立中宫……绍兴十三年()吴芍芬终于被册立为皇后。

吴芍芬

从年14岁“侍康”,到年赵构驾崩,吴芍芬与赵构共同生活了虚60年。历史上与皇帝婚姻关系持续时间最长的就是宋高宗赵构与皇后吴芍芬(-)。在后位(含太后)长达55年。

吴太后直到83岁去世,谥宪圣慈烈皇后,攒祔于永思陵。

赵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fbfw/1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