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文科综合能力适应性练习

地理部分

年1月8日,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首次在罗斯海发现新锚地。图中A地拟建我国第六个极地科考站。读下图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第1、2题。

1.(年海淀零模,1)图中A地

A.位于黄河站的西南方向B.与中山站均濒临太平洋

C.自转线速度比长城站慢D.距离泰山站约千米

:C

:地球地图的相关知识,包括方向、距离、自转速度、海陆位置判断

A.黄河站和A都在东经范围,黄河站靠近0°,A点靠近°,所以A位于东边;A又在南半球,所以A处于黄河站的东南方向。

B.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中山站在90°E附近,属于印度洋范围

C.A的纬度比长城站更高,所以线速度更小;赤道的线速度是最大的。

D.A和泰山站大致是同纬度,它们的经度差大致是90°,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为:90*cos当地纬度*,应该是远小于km的。

2.(年海淀零模,2)两极地区

A.半年极昼与半年极夜交替出现B.冰川地貌广布,均能看到帝企鹅

C.大洋环流均呈顺时针方向流动D.常年寒冷,盛行偏东风,降水少

:D

:南北两极的区域特色

A.两极点才是极昼极夜的交替出现,而两极地区范围更广,并不是全为极昼和极夜,一天之中会存在昼夜交替。

B.该选项是对南极地区的描述,北极地区主要以北冰洋为主,冰川地貌极少,理论上也没有帝企鹅的分布。

C.北冰洋附近没有环绕北极地区的洋流,该选项也仅仅只是对南极地区的描述。

D.两地地区主要受极地高气压带和极地东风带,所以该选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题。

3.(年海淀零模,3)图示区域

A.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B.山地与小兴安岭相比,生物物种更丰富

C.河流流量大且稳定,含沙量小

D.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B

:考查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自然特色

A.山脉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不大,都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气候也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该地纬度低,水热条件好,地势起伏较大,所以生物物种丰富。

C.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夏季,河流流量不稳定。

D.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因为海洋水汽受到武夷山脉的阻挡,形成地形雨,降水多。

4.(年海淀零模,4)该区域

A.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时滑坡和泥石流

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C.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可加重植被破环和土地盐碱化

D.建设水电站可以有效地缓解区域能源紧张状况

:D

:考查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生产生活和区域发展

A.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灾害是旱涝灾害。

B.单纯的扩大耕地面积,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应该是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单产,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生态破坏。

C.该地有色金属资源的开采造成水土流失,而不是土地盐碱化。

D.多山地,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降水多,河流的流量大;因此,水能丰富,可发展水电。

5.(年海淀零模,5)气候统计数据显示,北京、长沙七月的日照分别为.4小时、.6小时,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海拔远高于长沙B.北京纬度于长沙

C.北京阴雨多于长沙D.北京昼长长于长沙

:C

:考查对中国地理气候、天气、雨带推移相关知识的理解

七月份,中国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日照时数应该越长;但是题目指出,长沙的昼长却大于北京。那是因为7月份,中国雨带北移,到达华北地区,北京多雨天,而长沙受到副高的控制,出现伏旱天气,晴天多;因此长沙的日照时数更长。

借助大力推行“三退三还”(退田欢呼、推塘还湖、退房还湖)等措施,四川省西昌邛海湿地水域面积扩大,成为我国最大的国家级城市湿地。读图,回答6、7题。

6.(年海淀零模,6)有关邛海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因是地处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弱

B.主要的生态功能是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C.“三退三还”体现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

D.开发利用是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C

:考查可持续发展

A.说法错误,该地处于低纬度地区。

B.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应该是西北防护林的作用,而不是南方湿地的作用。

C.农业结构的调整,是因地制宜的一种体现,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D.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所以开发利用并不是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7.(年海淀零模,7)图示区域

A.西昌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可达90°

B.便捷的水路运输有利于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

C.农业地域类型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D.地壳运动较活跃,多地震灾害

:D

:我国西南地区自然和人文区域特色;

A.西昌处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不会被太阳直射,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不会达到90°。

B.该地区以山地为主,水运条件差,水能资源好。

C.商品谷物农业应该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形平坦适合机械化操作的区域,与该地不符合。

D.该选项正确,符合西南地区的特色。

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年和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为℃)。读下图,回答第8、9题。

8.(年海淀零模,8)据图判断

A.甲图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

B.已图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4℃

C.两图相比,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

D.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增强

:C

:等值线图的判读、热力环流

A.看图得出,甲图中的东二、三环温度最高,集中在东三环内;但是看不出人口最密。

B.根据等值线图,城郊之间的最大温差应该接近8℃。

C.从等值线数值看出,二环内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值接近12℃,变化幅度最大。

D.城郊之间的温差变小,因此热力环流减弱。

9.(年海淀零模,9)两图温度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昼夜温差加大,“雨岛效应”增强

B.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

C.雾霾加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

D.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B

:城市化的影响

两图的温度分布,可以看出,年城郊之间的温差变小,郊区的温度升高,主要是因为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因此高温区域向郊区扩展

上图为北京某网友自驾游线路图及沿途所拍照片。读图,回答10、11题。

10.(年海淀零模,10)此次自驾游途经

A.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带

C.地势一、二级阶梯的交接太行山D.黄土高原、渭河平原、宁夏平原

:D

:中国地理的自然区域特色

A.沿途没有经过热带、亚热带地区。

B.没有常绿硬叶林,该自然带属于地中海气候。

C.太行山为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D.根据中国地形区的分布和图中线路分布,该选项正确。

11.(年海淀零模,11)照片中景观

A.甲——具有可创造性的特点B.乙——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C.丙——属于冰川侵蚀地貌D.丁——需选择适当观赏时机

:B

:旅游地理

A.人文景观具有可创造性,图中是自然景观。

B.清真寺包含了民族、宗教特点,是地域特色的体现。

C.图示地区河流弯曲,地形平坦,流水沉积作用明显。

D.兵马俑没有季节或者时间特点,所以观赏时不需要把握时机。

36.(3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明纳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10分)

拉各斯人口约万(年数据),是尼日利亚第一大城市。下图为拉各斯人口年龄构成图。

(2)说出拉各斯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说明当地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10分)

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生产国。近年,尼日利亚与丹麦、美国合作建立木薯糖浆制造厂、木薯加工中心、生产甜味剂、淀粉、酒精等系列产品。同时,研究开发高产抗病产品种,开发市场信息系统,使木薯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简述木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条件,并说明木薯生产规模扩大对尼日利亚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2分)

目前尼日利亚北部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4)简述尼日利亚荒漠化快速发展的人为原因。(4分)

(1)特征:终年气温高;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或降水分干、湿两季)

成因:纬度低,气温高;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干季受(离岸)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或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降水多,受东北信风控制时,降水少)(10分)

(2)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

有利影响:劳动力充足,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就业压力大(或生活水平和医疗教育水平提高慢);资源、环境压力大。(10分)

(3)(12分)社会经济条件: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科技水平提高,培育新品种;进一步完善交通(发展交通运输);开发市场信息系统,开拓市场(扩大市场)。

影响:实行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调整(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增加收入(或创收创汇);增加了就业机会。

(4)人口增长快,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4分)

:气候特点、气候成因、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问题。难度较低。

(1)该题考查气候特点和气候的成因,属于简单题,但是特别要注意不能死记硬背,在理解时要注意一一对应的关系。

(2)考查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和人口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图可以看出,该地区青少年和劳动力的比重都比较大,属于高低高模式,进而得出其他答案。

(3)考查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活动的变化对区域的影响。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材料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写出准确的得分点。

(4)结合尼日利亚(非洲)的特色、前几问题目所提到的信息,以及对生态问题的理解,可以很快得到,生态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口规模扩大,产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39.(年海淀零模,39)(26分)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成功.长江水如约来到北京。

(1)概括说出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4分)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该工程对北京的影响。(6分)

(1)(4分)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或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北方水资源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2)(6分)

生态:增加地表水、补充地下水,保证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

社会:满足生活用水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经济:缓解供水紧张状况(增加水资源),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南水北调

资源调配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源的供需矛盾、资源的分布不均;

南水北调对区域的影响,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从生态、社会、经济角度答题。

40.(年海淀零模,40)(26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密切。

年1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的专机于当地时间(区时18时20分抵达斐济楠迪国际机场,开始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下图为斐济主要岛屿示意图。

(2)说出专机抵达楠迪时的北京时间。(2分)

(3)据图说出楠迪所在岛屿的位置及其自然地理特征。(8分)

:(2)(2分)北京时间:14时20分

(3)(8分)

位置:南半球、西半球,太平洋西南部(或四面环海的岛国),低纬度;

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量大(或降水丰富);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河流短小。

:时间计算、自然特征描述

注意题目中问的是区时之间的换算,不是地方时;中国位于东八区,斐济位于十二区,相差4小时,得到答案。

自然地理特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河流湖泊洋流、生态环境、自然灾害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最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congrongc.com/dqefbfw/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