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凭啥有底气说直捣黄龙南宋最高光时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金国南侵,完颜宗弼征调了倾国之兵,在祁州(河北安国)元帅府进行一次大检阅。 然后兵分四路入犯,命镊锊贝勒出山东,右副元帅萨里干犯陕右,骠骑大将军知冀州李成犯河南,宗弼自将精兵十余万,与知东平府孔彦舟、知博州郦琼、前知宿州赵荣直抵汴京。 原伪齐和金人任命的陕西州县官吏,所到之处,纷纷迎降。因而,从东到西,全线进入紧急状态。此时的南宋,又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了。如果再不抵抗,小朝廷就有灭顶之灾,连乞降的资格都可能丧失。 宋高宗诏书下了一道又一道,赏格也不断升级,却拿不出一个御敌的良策。 大敌当前,朝廷没有御敌方略,军队作战没有统一的指挥,叫做没有“庙算”,这是皇帝和大臣的失职。当然,“庙算”失策,有不如无,少一些瞎指挥,军队少些掣肘的因素。 当时,诸军都是各当一面,各自为战,凭着广大军民同仇敌忾的精神,愈战愈勇,仗都打得很好。 1、顺昌大捷 首先面对金军主力的是新任东京副留守刘锜。三月下旬,他率领王彦的八字军旧部一万多人,乘船九百多艘,由江溯淮赴任。五月十四日才至颖上,就听说东京失守,便与主管机宜文字杜亨道、干办公事王義宾及将佐多人舍舟陆行,赶到顺昌(安徽阜阳)。 知顺昌府陈规有意留刘锜守顺昌。 刘锜问:“事急矣。城中有粮,则能与君共守。”陈规说:“有米数万斛。”刘锜说:“可矣!”五月十九日,召集诸将商议对策,刘锜说:“吾军远来,未及息肩,敌已压境,今当如何?”有的劝刘锜退师,说可以“就便舟顺流而下”;有的反对,说“去则敌人邀我归路,其败必矣;莫若守城,徐为之计”。 刘锜慷慨陈辞:“锜本赴官留司,今东京既陷,幸全军至此。有城池可守,机不可失。当同心力,以死报国家!”大家一致赞成。 于是凿沉来舟,表示义不反顾,坚守顺昌,迎击敌寇。刘锜带领属官登城察看地形,部署城防。城外有居民数千家,悉令焚毁,不给敌人留下藏身隐蔽之所;分命诸统制官许青守东门,贺辉守西门,钟彦守南门,杜杞守北门;又派出斥候,招募当地人作向导、间探,及时了解敌人的动向。 将士们人人振奋,都说:“早时人欺我八字军,今日当为国家立功!”刘锜还亲自上城督工,安设战具,修筑壁垒。前后用了六天时间,粗粗完布防,金兵的游骑已经渡过颖河到城外了。 先是金大将韩常在距城三十里的白龙涡下寨,刘锜以千余兵夜袭,杀获颇众。到五月二十九日,三路都统葛王褒、龙虎大王、韩常并至城下,三万多人把顺昌府团团围住。刘锜令以神臂弓和强弩射敌,金兵稍稍引退,再以步兵邀击,金兵落水溺死的很多。 金兵围城四日,伤亡惨重,后退二十里,于城东拐李村下寨。刘锜派骁将闾充领五百锐卒夜劫营寨,当夜天将下雨,借电闪照明,见到拖着长辫子的就杀,杀死很多金人。 远在汴京的宗弼,得到顺昌兵败告急的消息,立即率领军队来援。汴京到顺昌往返一千二百里,宗弼的军队六七天就赶到。 刘锜的八字军虽称骁勇善战,但全数不到两万人,而可以作战的只有五千。 听说宗弼的援军接近顺昌,刘锜会集诸将,讨论退敌之计。有人说: “今已屡捷,宜乘此势,具舟全师以归。”刘绮说:“朝廷养兵十五年,正欲为缓急之用。况已挫敌锋,军稍振,虽众寡不侔,然有进无退。兼敌营近三十里,而四太子(完颜宗弼)来援吾军一动,被敌追及,老小先乱,必至狼狈。不惟前功俱废,致敌遂侵两淮震惊江浙,平生报国之志,反为误国之罪。不如背城一战,于死中求生可也。” 诸将深以为然,表示愿意为国效命。 刘绮又秘密派遣帐下曹成等二人巡哨时,有意坠马被俘,诈称刘绮是“太平边帅子”,喜好声色,因两国讲和到东京是贪图享乐。 宗弼信以为真,高兴地说:“我可以踏平顺昌城了!”下令不需携带攻城的鹅车砲具等重型武器,械送曹成等二人回顺昌投招降文书。刘绮知宗弼中计,文书看也没看,就烧掉了。 六月六日,宗弼兵一到顺昌城外,就指责诸将用兵无能。诸将都说:“今之南兵,非昔之比,国王临城自见。” 宗弼到城下察看,看到城池十分简陋,对诸将说:“这种城墙,用靴尖子就可以踢倒!”当即下令,次日攻城,说:“明早攻进顺昌,到府治一起吃早饭。各军在此所得玉帛子女,听其自留,男子长成者皆杀。” 且折箭为誓,一定攻破顺昌。六月七日,天刚亮,宗弼就指挥十余万人攻城,先攻东门,刘锜出兵接战,金兵稍退。宗弼自领三千牙兵,往来为援。土卒皆带重甲,三人为伍,贯以韦索,号“钺骑马”;又以铁骑为左右翼,全用女真人充当。以前金人就用这种军队攻克了许多难下的城池,所以称作“长胜军”。 当时金诸帅各居一部,有人主张先击破韩当军,刘绮认为: “击韩虽退,乌珠精兵,不可当也;法当先击乌珠,乌珠一动,则余军无能为矣。” 敌军中有河北签军告诉官军: “我辈元是佐护军,本无斗志,惟两拐子马可杀。” 时方酷暑,宗弼的军队,昼夜不解甲,从汴京急行军赶来,已经疲惫不堪。刘锜又事先派人在颍水上流和两岸草上撒下毒药,金军的士卒和马匹,凡饮水食草者皆中毒病倒。 刘绮以逸待劳,早凉时,按兵不动;等到午后,在烈日下的金兵人疲马乏,刘锜先遣数百人出西门,金兵方接战,又令数千人出南门,以短兵出击。 将士们人人奋勇争先,统制官赵樽、韩直皆身被数箭,犹力战不已,刘锜派人硬将他俩扶回;士卒奋不顾身,冲入敌阵,刀砍斧斫,甚至徒手肉搏,抱着敌人一起滚下城壕,同归于尽。这一仗,把金兵打得大败,杀得金兵横尸盈野,死亡五千余人。 宗弼只得移寨城西,掘堑壕以自卫,企图以此困死刘锜的军队。刚好这天降暴雨,平地水深尺余,刘锜又遣兵劫寨,搅得金军上下不得安宁。 其间,秦桧奏请刘锜择利班师,刘锜得诏不为所动。宗弼实在支持不住,于六月二十二日解围而去。宗弼一到太和县,倒头大睡了两天两夜,又退到陈州。他把这次失败归罪于部属,自将军韩常以下,都遭到了鞭打。然后率领军队回到汴京,自此再也不亲自出师作战了。 顺昌大捷,刘锜以少胜多,宋军士气大振,金军锐气大挫,使整个战局发生了变化。金廷得此消息,大为恐慌,急急忙忙把燕京的珍宝北迁,准备逃跑了。 2、川陕战场的大捷 在顺昌大捷的同时,韩世忠所部统制官王胜收复海州(江苏连云港),张俊所部王德收复宿州、亳州。 川陕一带也战绩卓著。当金兵从同州渡河的时候,将帅们都分散在各地,四川宣抚副使胡世将在河池(陕西凤县)仓皇间召集诸帅讨论出师御敌,身边只有熙河经略使兼宣抚司参谋官孙渥、右护军都统制兼秦凤路经略使吴璘,以及先至的泾原经略使田晟。 孙渥说: “河池地平无险阻,敌骑已迫凤翔,自大散关疾驱一二日,可至帐下。顷吴公宣抚(指吴瑜,已卒)偶阅兵至河池,几为敌擒,其事不远。愿公此去治仙人原,原虽去河池才五六十里,而杀金平、家计寨天险足恃。” 吴璘高声反驳说: “和尚原、杀金平之战,乃璘兄弟出万死破敌,时承宣在何许!今出此懦语沮军,可斩也。右护军强半隔限在陕西,未易呼集,敌来日夜思战,今闻宣抚舍河池去保山寨,失战士心。璘请以百口保破敌。” 胡世将赞许吴璘的豪情壮志,指着坐帐说:“世将誓死于此矣!”五月十八日,金兵犯凤翔府石壁寨,吴璘遣统制官姚仲拒敌,姚仲奋身督战,金珠赫贝勒身负重伤退屯武功。利州路经略使杨政母方病死,顾不得在家治丧守孝,径至军中,与吴璘协力捍敌。 六月六日,胡世将命都统制吴璘、杨政致书金右元帅萨里干,约日会战。 萨里干遣鹘眼郎君以三千骑兵直冲宋军,都统制李师颜以骁骑迎击,鹘眼败走,退守扶风城。萨里干别遣军队策应,不胜而退。李师颜等攻破扶风城,生擒金兵一百一十七人,首领二人。再遣裨将攻击凤翔西城外敌寨,萨里干大怒,自战于百通坊,列阵二十余里。统领姚仲等力战破之,斩获尤多。 六月十六日,枢密院都统制郭浩遣统制官郑建充等集鄜延、环庆之兵,进攻占领醴州的金兵,大破金兵,克复醴州。六月二十四日,杨政遣统领官曹成,自汧阳(陕西千阳)袭击在天兴县的金兵,金兵大败。萨里干屡败,试图去占领邠州,至青溪岭被权主管鄜延经略司公事王彦打败,不得不退回到凤翔;闰六月九日,萨里干又自凤翔领着全部人马进攻泾州。泾原经略使田晟据山为阵,乘金兵壁垒未定,奋兵掩杀。自巳至申(相当八小时),连战皆捷,夺得战马、军械无数。萨里干败走。 3、河南战场的大捷 战绩最为辉煌的要算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岳飞驻司鄂州,主力不当敌锋,开头只有小股部队投入战斗。五月十八日,受岳飞节制的忠义军统领李宝与金人战于兴仁府境上,杀数百人,获其马匹甚众。六月十三日,统制官牛皋与金兵战于京西,金兵大败。六月中旬,刘锜告急,岳飞得旨遣张宪、姚政赴顺昌增援。 六月下旬,岳飞移驻德安府(湖北安陆),准备北伐。奉旨到军前计事的司农少卿李若虚对岳飞说:朝廷有旨,“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 并带去高宗亲笔御札,御札说: “今遣李若虚前去,就卿商量。凡今日可以乘机御敌之事,卿可一一筹划措置,先人急递奏来。据事势,莫须重兵持守,轻兵择利。其设施之方,则委任卿,朕不可以遥度也。盛夏我兵所宜,至秋彼必狷獗,机会之间,尤宜审处。” 当时高宗、秦桧的基本思想,就是“重兵持守,轻兵择利”,不赞成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所以李若虚要岳飞回师武昌。岳飞不听。 李若虚被岳飞及其所部将士的爱国精神所感动,断然表示:“事既尔,势不可还,矫诏之罪,若虚自当任之。” 岳飞得到李若虚的支持,便按原计划出师: 派张宪、王贵、牛皋、徐庆、董先、杨再兴、孟邦杰、李宝等,分别经略西京、汝、郑、颖昌、陈、曹、光、蔡诸郡;命梁兴渡河,会合忠义社,取河东、河北州县。军队行动前,令将士们告诉家人:“期以河北平,乃相见。” 又遣兵东援刘锜,西援郭浩,控金、商之要,应川、陕之师;自以军队直取中原。 未久,诸将纷纷告捷。 六月二十三日,统领官孙显与金人战于陈、蔡间,获胜;闰六月二十日,张宪、傅选败韩常军,收复颖昌府;二十四日日,张宪又与牛皋、徐庆会合,再败韩常,收复淮宁府(即陈州);二十五日,董先、姚政击溃来寇颖昌的韩常、镇国大王、邪也孛董六千骑;同日,王贵部将杨成破金将漫德化五千余众,收复郑州;七月一日,张应、韩清破金兵数千,收复西京洛阳;牛皋、傅选再捷于黄河上;孟邦杰收复永安军;初二日其将杨遇收复南城军;李成、王胜败走怀、孟。 至此,河南府州县基本收复。 4、郾城大捷 当时,岳飞军队的主力驻在颖昌,岳飞自以轻骑驻于郾城县,而且部队每天都向前推进。完颜宗弼十分恐惧,与龙虎大王(即监军突合速)商议对策,认为南宋其他将帅都好对付,唯独岳飞孤军深入,将勇兵精,又有河北忠义军的声援,实在难与争锋,决定集中兵力,与岳飞进行决战。 七月八日,宗弼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完颜宗贤,又名赛里)、韩常之兵,进逼郾城。两军对阵,岳飞先派其子岳云率背嵬、游奕马军直冲敌阵,并对岳云说: “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 塵战数十合,杀得金兵尸横遍野,掳获战马数百匹。统制官杨再兴以单骑冲入敌阵,擒宗弼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宗弼有一支最精锐的部队,士卒皆披重铠,贯以韦索,凡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又号“铁浮图”,作战时像一堵墙并列前进,以前与宋军对阵屡战屡胜。 这次,宗弼以一万五千骑参战。诸将都有些惧怕,岳飞令步卒手持麻扎刀入阵,不要拾头仰视,专砍马足。拐子马三马相连,一马倒下,二马就不能前进,马上的士卒便坐以待毙。岳军的将士奋力砍杀,金兵尸积如山。两军鏖战到天黑,金军大败。 宗弼大放悲声说:“自海上起兵,皆以此马胜,今已矣!” 拐子马从此也不再组建了。宗弼再增兵,至郾城北五里店。 七月十日,背嵬军部将王刚领五十名骑兵侦察敌情,遭遇金兵,奋身冲入敌军,斩金将李朵孛堇。岳飞刚好外出巡察战场,望见黄尘蔽天,知有敌情,自以随身四十名骑兵奔赴出事地点。 都训练霍坚拉住岳飞的马缰说:“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岳飞用马鞭抽霍坚的手,说:“非尔所知!” 遂亲冒矢石,突战阵前,左右驰射,士卒勇气倍增,呼声动地,一鼓作气,把金兵打败。 宗弼不甘失败,再率十二万军队进逼临颍。七月十三日,杨再兴领三百骑为前哨,在小商桥与金兵遭遇。杨再兴以寡敌众,杀金兵两千余人,其中包括万户撒八孛堇、千夫、百人长、毛毛有一百余人。杨再兴英勇牺牲,后火化遗体,“得箭簇二升”(亦说二百)。张宪领兵赶至,破其余众八千,宗弼连夜逃走。 郾城大捷之后,岳飞对岳云说:“贼犯郾城,屡失利,必回锋以攻颍昌,汝宜速以背嵬援王贵。”不出所料,宗弼果然以步兵十万、骑兵三万来犯颖昌。 王贵率游奕军,岳云率背嵬军,与金兵战于城西。金兵自舞阳桥以南,列阵二十余里,金鼓振天,城堞为之动摇。岳云令诸军不要忙着牵马匹捉俘虏,听梆声前进,以骑兵八百,冲锋在前,步兵张开两翼跟着前进。 自辰时战至午时,董先、胡清接着战斗。金兵大败,死者五千余人,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千户五人,擒渤海汉儿王松寿,女真汉儿都提点、千户张来孙,千户阿黎不,左班祗候承旨田瓘以下七十八人,小番二千余人,获马三千余匹,金印七枚。 宗弼狼狈逃去,副统军粘汗孛堇受重伤,抬到东京就死去。岳飞兵进朱仙镇,距离东京只四十五里。宗弼聚兵十万列阵对垒。 岳飞按兵不动,只遣骁将率背嵬军五百人与战,又破之。宗弼只得逃回东京。 与此同时,梁兴会合太行山忠义军和两河豪杰,不断向金人进攻,累战皆捷,所至响应。两河“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自燕京以南,金人号令不行。宗弼企图征兵补充军队,河北没有一个人愿意从军。 宗弼叹道:“自我起兵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挫衄。” 岳家军愈战愈勇,打出军威,金军几乎闻风丧胆,纷纷传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不断有人来降,连金朝的禁卫军都有人密受岳飞的旗榜,从河北偷渡过来;大将韩常也打算以五万人内附。 岳飞面对这样的好局面,信心百倍地对部下说:“直抵黄龙,与诸君痛饮耳!” 从当时的整个战局来看,从东到西,金军在所有的战场上都是失利的;由宗弼率领的金军的最精锐部队,基本已经被刘锜、岳飞摧垮;宗弼在河南控制的范围愈来愈小,局面很难再支撑下去;两河地区梁兴和太行山忠义军也收复了很多州县,又成为宗弼的后顾之忧。 因此,他准备放弃河南,撤离汴京。如果不是秦桧处心积虑地破坏抗战,南宋军队乘胜前进,渡河北伐,收复中原故土,是大有希望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fzfs/1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