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伯利亚四个字,差不多每个人的脑子里都会出现寒流、冰天雪地这些字眼儿吧。确实,作为人类长期居住地中最冷的地方,这里的冬天确实冷得超过一般人的想象。那么里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是如何在平均温度-30°C的地方过冬的呢?路透社2月26日发表的一篇调查文章揭示了他们的生活,供热管道可以解决问题,却又是个温暖又危险的存在。目前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多少无家可归人员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数字,因为有些人常年在街头流浪,也没有进入任何求助体系中。生活来源是什么也不清楚。路透社一位驻俄记者采访到了其中的两个,他们还是很有代表性的。阿列克谢·维古诺夫是众多无家可归者中的一员,样子很苍老,其实年纪并不大,他完全放弃以前的生活和妻子死于肝癌有关。当时他失去了一切活下去的希望,现在对他来说就是活一天算一天。图为阿列克谢·维古诺夫。他有几个流浪汉朋友,平时一直在一起喝酒,因为除了保暖,也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法,同时更是一种麻醉自己的方法。维古诺夫说他们这些人其实很受社会歧视,他的一个朋友住的草棚有一次就被人用火烧着,他拼死才把这个朋友救出来。后来他们找到了这个地方——供热管道,他们晚上都会在管道附近度过至少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夜晚。这种取暖方式也很危险,因为睡着的时候,离管道太远,就可能会冻死,如果离得太近,可能会被严重烫伤。这个距离非常小,所以夜里不能完全睡死,要时刻保持半清醒状态。44岁的柳斯亚·斯捷潘诺娃已经在街头流浪了27年,上个月,医院住了三周,因为严重烧伤治疗,就是她睡死后不知不觉离供热管道太近了。出院后,她可能会被纳入求助机构,这意味着她会重返正常社会,但她似乎在犹豫。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为什么不愿意回归正常生活,他们都不避而不谈,这其中的意味,大概只能自己解读了。本文选题:金戈帝企鹅。编辑:hanqingguan。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fzfs/1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