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血红一片,北极甲烷爆发,珠峰长草
白癜风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来源 东方文化历史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01南极血红色的雪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北端西摩岛测得20.75℃的气温。这是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南极气温首次突破20℃。大约几周前,乌克兰沃尔纳德斯基研究基地周围,出现罕见一幕:原本白茫茫的雪地,出现片片血红。一道道血色条纹,嵌入冰层。2月28日,英国《太阳报》报道称:任何人看到“血雪”的人,都会认为这片土地在流血。更加神奇的,是踩上雪地之后本来就是红色的雪还愈发深红。这让科考队员们非常疑惑,同时也非常好奇。于是他们把血色雪带回实验室检测了。然而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原来并非是雪变血色了,而是白雪里面的大量“极地雪藻”在大量繁殖。因为血藻体内含有类胡萝卜素才呈现出如同西瓜一样的颜色,也因此得名“西瓜雪”,很早就被人类观测到过。这种藻类只会在气候变暖之后,才会大量繁殖。也就是说,大规模“西瓜雪”再现南极,已经充分说明这里的气温在逐渐升高。北极甲烷大爆发美国宇航局NASA发现北极万个“甲烷点”。北极甲烷爆发:就是北极地区的永久冻结带正在快速融化,到处都是冰水化成的湖泊,甲烷就冒着泡从湖水中汩汩涌出。北极苔原地区的湖泊正冒着“甲烷气泡”在北极永冻土的下方,蕴藏着大量的甲烷。随着西伯利亚永久冻结带的融化,甲烷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全球变暖导致甲烷释放,甲烷释放又会加速全球变暖。珠峰长草作为世界第一高峰,常年被白雪覆盖,而且空气稀薄。按理说,在海拔高达几千米的珠峰上,是很难有生物可以存活的。尤其是植物,更是难以获取赖以生存的热量。然而最近据科学家观察发现,原本只能存活在珠峰山脚下的植被,竟已经开始不断往上方蔓延。在其海拔米到米的范围内,植被的覆盖率,甚至达到了冰川和积雪覆盖率的5-15倍之多...要知道,这个范围,曾一度被认为是植物生长的极限。可能有人看到这还在暗自认为:像珠穆朗玛峰、南极、北极这种“世界三极”的变化,都太遥远太不直观感受了。很多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殊不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02在珠峰多米海拔能长出植物,意味的是气候加剧变暖,白雪加剧融化。长此以往,很多淡水资源会被白白浪费。那么依靠这些水源存活将近14亿人,则都可能会被渴死。而南极气温破20度也同样,会导致冰川不断缩小融化。并有可能会释放出——被冰封了数万乃至数十年的微生物和病毒。还有北极的甲烷,虽说和二氧化碳一样,属于温室气体。但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可要比二氧化碳大25倍...一旦爆发,则会带来更多的极端天气。比如强降雨、高温干旱、超级台风、地震等等。更可怕的是气温升高,冰川消融,对动物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过去40年里,磷虾遍布南极海域。如今,磷虾数量锐减80%。磷虾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只需0.5℃,就能大大削弱它的繁殖能力。就这样,以磷虾为食的企鹅们,轻则食不果腹,重则活活饿死。巴西曾发现多只企鹅尸体,经过解剖发现,大多数企鹅胃里没有残留食物。甚至,有的企鹅,没来得及出生,或者刚出生没多久,就结束了一生。由于冰层变薄,企鹅幼卵和企鹅幼崽,常常掉进冰窟丧命。摄影师丹尼尔·考克斯在南极洲的冰原上,拍摄到大量帝企鹅俯身低头的画面。它一脸茫然地站在那里,想从冰冻的冰层中找到自己的孩子。曾经的它们,可可爱爱。如今只能站在在裸露的泥土上。海滩上的冰川都已经融化到远处的山峰之间了。由于冰川融化,露出泥泞的土地,企鹅们的羽毛沾到泥,绒毛结块无法保暖,只能暴露内里的皮肤,在肮脏的泥地里瑟瑟发抖。03北极情况更糟糕。在北极圈的格陵兰岛,正以一天融化数亿吨冰的速度“燃烧着”,本来被冰雪覆盖的岛屿,正露出土面。冰岛一座名叫Okj?kull的岁死亡冰川死亡,现在剩余已不足1平方公里。北极圈中心地带亦不容乐观。北极熊没有了浮冰,无法捕猎。饥饿至极,只能到人类居住的地方寻找食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显示,北极熊栖息的海冰日益缩减,生存越来越困难。预计未来35至40年,北极熊数量将减少三成以上。其他极地动物也不能幸免。数10万头海象为了获得生存空间,只能迁徙。有时,好不容易爬上悬崖,下一秒却不幸摔死。悬崖下的海滩上,留下了一批又一批海象的尸体……冬末春初的冰越来越薄,母海豹难以如期生产。一些出生不足12天的小海豹,过早地跌进冰海夭折。更坏的消息还在继续……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北极冰川融化速度正在加剧,一种致命病毒在动物间相互传播,这种病毒会使海豹,海獭和海狮大量死亡。南北极,是地球气候变化最透明的镜子。遭殃的还有新西兰的青口贝。平时它是人们口中的美味,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可能再也吃不到这种美味了?气候的变化导致青口贝大规模死亡。天气变热,阳光照射海平面,虽然表面看起来还是平静的样子,实际上海底的生物正备受煎熬甚至缺氧最终被焖熟。其实青口贝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一种生物,在超市里,只要有一点水,青口贝就能维持生命,保持鲜活的状态。这样顽强的生命,最终却抵不过现在变得极端的海洋环境。联合国去年已经发出警告:全球近万物种中,有万种正面临灭绝,其中许多将在几十年内灭绝。忽然想到了中华鲟……长江休渔十年……年初,东非爆发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数千亿只蝗虫甚至还飞过红海,肆虐了亚洲多地。此次蝗灾的起因,可能就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让东非气候变得异常,年的冬天雨水持续不断,植被大量生长,从而促进蝗虫大肆繁殖,最终酿成了蝗灾。而去年最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fzfs/4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封面故事QQ20岁企鹅ldquo大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