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招募丨国家植物园万物共生大讲堂2
天与地之间,山水林田湖草沙之中,万物同源,众生一体。泥土感受种子的脉搏,新芽感知空气的温度,鸟儿捕捉昆虫的韵律,昆虫嗅到花儿的气息……在万物之中我们学会倾听自然的声音,感知生物多样之姿。《万物共生大讲堂》是国家植物园倾力打造的生物多样性科学文化论坛,以“讲好中国植物故事、传播生物多样之美”为宗旨,通过邀请植物、动物、各类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构建一个生物多样性跨界交流与植物科学文化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在专家和公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把“与自然共生、与万物共融”的五千年中华文明精神特质传播好,把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好,推动全民生物多样性素养的提升,增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年第十四讲活动回顾“万物共生大讲堂”年第十四讲,特邀“玉米实验室”创始人史军,以“想不到的科学:厨房里的植物学家”为主题开展讲座。史军博士从厨房中的植物学入手,通过吃西瓜不吐籽儿,让西瓜从非洲走向世界;不吃青菜的小朋友,其实是害怕植物防身武器;臭豆腐是中国人与植物斗智斗勇的结果等植物故事,带领大家了解生活中的植物科学。年第十五讲活动招募活动主题生存在南极的动物活动时间6月22日晚17:00-19:00,请于16:45前到达科普馆完成签到,17:00后将无法进入活动场地活动地点国家植物园科普馆招募对象本次活动仅限7-14岁1大带1小亲子家庭25组。限制时间内名额报满后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开放。专家简介邓文洪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雉类学会专家组成员,中国鸟类学会理事,北京市动物学会理事,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主任;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主持省部级基金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编著和参编专著7部。曾参加中国第34、35、36次南极科学考察,对南极阿蒙森海及宇航员海的鸟类和哺乳类进行了系统调查。课程简介南极是指南纬66.34度以南的区域,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南极大陆和岛屿。南极大陆面积约万平方公里。南极是生存环境极其严酷的区域,生存在南极的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了南极的寒冷和烈风。本课程介绍南极的区域特点、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生存在南极的动物及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雪鹱和南极鹱等南极动物的生活史特征,同时介绍雪龙船和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报名方式报名系统将于6月20日15:00开启,6月21日8:30报名结束。报名截止后,工作人员需整理活动名单、逐一确认信息,并做好签到准备及活动材料整理等系列工作,因此报名结束后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开放,不设后补名额。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qxhj/12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鹭世界他们守着一对母子苍鹭拍了五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