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7-9月《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目录中呈现出城市特色鲜明、30-40集的大体量作品比重较大、发证与播出间隔时间缩短、卫视自制作品数量提升等新特点、新趋势。

来源:传媒内参

文/王涵

近日,广电总局公布了年第三季度的电视剧发行许可目录。从数量上看,年度7-9月,全国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35部,相比第一季度的38部和第二季度的46部,呈现下降趋势,但变化浮动较小。从题材来说,现实题材依旧是主流,共有28部作品,占比高达77.1%,而历史题材剧依旧行路艰难,6部剧占比仅为17.14%,严肃且较为敏感的重大题材剧也仅有一部。在年7-9月全国《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目录的具体信息中,还可以发现城市特色鲜明、30-40集的大体量作品比重较大、发证与播出间隔时间缩短、卫视自制作品数量提升等新特点、新趋势明显。现实题材多元主导,历史题材前路漫漫单独观察年第三季度全国《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目录,发现现实题材占总比达77.1%,约为历史题材剧和重大题材剧总量的四倍。原因主要为该题材讲述当下社会故事、贴近生活原貌,不仅作品数量排在首位,种类也更加多元。在现实题材剧目中,当代题材作品依旧是超过90%以上的“重头戏”,现代题材仅1部,并以都市剧为主,融合涉案、军旅、农村、青春、喜剧等多元素。例如当代涉案剧《民警老林的幸福生活》,在讲述平凡民警身边发生一系列平凡故事的技术上,融入喜剧风格;融合都市、爱情、悬疑元素的《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讲述三人在两桩曲折离奇的悬案中命运互相纠缠的故事;以及都市商战剧《小风暴之时间的玫瑰》、都市青春剧《上游》,已经播出的当代都市家庭剧《什刹海》《幸福里的故事》,抗疫剧《最美逆行者》《在一起》,都市励志剧《向阳而生》《亲爱的自己》等。在历史题材剧目中,仅有《少帝传奇》《玲珑》《将军家的小娘子》《如意芳霏》《燕云台》《白蛇传》这6部剧通过审核获得发行许可证,在古装剧依旧遇冷的当下具有借鉴意义。首先这些作品跳出以往玄幻、宫斗的固有圈子与印象,故事多取材自古代历史故事。例如讲述康熙皇帝一生的《少帝传奇》,具有历史基础讲述辽国发展的古装爱情剧《燕云台》等。其次,这些作品以IP翻拍作品为重点,采用奇幻等多视角展现历史与传奇。例如改编自晋江女频笑佳人的小说《宠后之路》,具有励志色彩的《如意芳霏》;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古装爱情剧《将军家的小娘子》以及经典IP《白蛇传》。而古装冒险奇幻剧《玲珑》则由企鹅影视和唐人影视操刀,属于平台与头部机构的强势结合,过审则有较大把握。此外,还有一部由重庆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重大题材剧《重庆谈判》讲述了“双十协定”达成的历史故事。总体来看,在后疫情时代,开年来行路艰难的古代题材,不管是在环比还是同比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而现实题材则不管是在卫视平台还是视频网站平台,都是“大吨位选手”,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古装剧如何做到平衡政策要求与市场需求、现实题材如何继续创新突围成为制作者的主要议题。地域特点鲜明、长剧集依旧未淘汰,产业链加速、卫视平台自制化除题材变化之外,纵观片单中审查单位、制作机构、集数、发证日期以及播出日期等其他信息,可以发现以下四大新特点、新趋势。第一,“京沪”高产且渐成各自阵营,浙江等地占比较少。从许可证发放机关来看,根据目录显示,除了直接向总局送审的作品之外,以上海、北京的作品居多,并且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特色。相较于以往数量最多的“京产剧”,今年第三季度的“沪产剧”以8部作品位居第一,关键词是青春。不管是在现代的《半是蜜糖半是伤》《我的漂亮朋友》还是古代题材的《琉璃》《燕云台》等作品中,均在故事、角色等方面令人明显感知到青春气息。而7部“京产剧”主要着力点为现实主义题材,例如具有年代感的《什刹海》《幸福里的故事》《青春创世纪》等。此外,江苏、湖南、广东等剧集主要生产地在本次目录中占比较少,“粤产剧”4部、“苏产剧”2部、“晋产剧”“湘产剧”“津产剧”“陕产剧”1部,产剧大户浙江则无作品,与以往也产生了较大变化。第二,大体量作品比重较大,短剧暂时位于“下风”。当下短剧“风潮”愈吹愈烈,但纵观这35部作品,30集以下的作品仅为4部作品,占比为11.4%,分别是《最美逆行者》《我,喜欢你》《在一起》《外来媳妇本地郎之疫情防控》。由此可见,虽然在政策倡导、市场追捧之下部分优质短剧获得热播热议,但大体量剧集依旧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第三,发证与播出间隔时间缩短,重大题材剧获“绿色通道”。随着电视剧制作不断深化、产业链的不断成熟与完备,作品在不断向精品化趋势发展的同时,不仅逐渐缩短着制作生产的时间,还愈加减缓着发行等待时间。例如《最美逆行者》《什刹海》间隔三天,《在一起》间隔两天。主要原因为两方面:一是精品内容以故事内容、演员、IP、制作团队等多维度在制作备案时就已吸引着各大平台的目光;二是《在一起》《最美逆行者》等重大题材剧具有特殊意义,平台已提前协调或预留排期。第四,卫视自制作品数量提升,与视频平台自制作品数量相当。纵观片单的制作机构信息,发现和卫视平台的自制新剧数量增多,与“爱优腾芒”视频平台自制剧“齐飞”。例如重庆广播电视台制作的《重庆谈判》,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在一起》,广东电视台旗下的广东广视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外来媳妇本地郎》《外来媳妇本地郎之疫情防控》等,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控股唐德影视制作的《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等。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qxhj/6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