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哥哲理善良的伤害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冰哥哲理:不会撞晕的沙丁鱼 智利海域的龙利鱼体形不大,喜食小鱼。可它们无论是游动本领还是凶狠程度都不强,给捕食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可大自然就是这样奇特,别看它们捕鱼有身体劣势,但却有一套成熟的辦法。
龙利鱼捕鱼,会将成群的小鱼先撵到一处狭窄地带。这时,小鱼们惊慌逃命,在狭窄的通道内乱作一团,结果,有的在拥挤中丧命,有的则撞上了两侧石头晕倒……这个时候,龙利鱼便可以安安静静地美餐一顿了。
龙利鱼有众多的食物,唯一没吃到过沙丁鱼。按理说,沙丁鱼群体活动,到哪里都是成群的,应该更容易捕捉,难道它们没遇到过龙利鱼?
现实情况是,在这片海域中,沙丁鱼也有被龙利鱼撵到狭窄地带的情况。可是,沙丁鱼被撵到这个地方以后,并没有像其他鱼类那样乱作一团,只见它们在惊慌中迅速镇静下来,没有直接通过狭窄地带,而是瞬间高度自觉地排成整齐队伍,而且层次感非常强,大一点的在水的下层,小一点的在上层,如果个别小一点的因为紧张而懵了,不知道排在哪一层,会有大一点的及时纠正它们。就是这样短短的几秒钟,它们便会有秩序地通过这个狭窄的地带,没有一条受伤,没有一条撞晕。龙利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逃离这里。
沙丁鱼在危难时刻,以良好的纪律素养实现了自救,值得人类反思。有些时候,遵守规则,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也是最大的智慧。 冰哥哲理:把盐罐的盖子拧紧些 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爷爷,和妻子一辈子都很恩爱,这天,他谈起了自己的婚姻秘诀。
老爷爷说,结婚前,他妈妈教了他一个让婚姻保鲜的秘诀:凡是买来了盐,一律放进盐罐里,能拧得紧盖子的那种。
结婚不久,老爷爷夫妻俩就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了口角,谁也不愿理谁。这可急坏了老爷爷,要知道,不说话是婚姻的大敌,而且也不是多大的事儿,说开了也就没事了。
于是,老爷爷就按妈妈教的那样,悄悄地把厨房里的盐罐盖子拧得紧紧的。不一会儿,妻子去做饭时,问题来了。炒菜总得放盐啊,她使劲儿地拧盖子,却怎么也拧不开,锅里的菜熟了,正急着要放盐呢,偏偏盐罐的盖子就像和她作对一樣。
妻子满头大汗,就是拧不开,只好向客厅里喊了一句:“喂,这盐罐盖子怎么拧不开呀?”有了这么第一句,就有了第二句,夫妻俩你一句我一句,话匣子就这么打开了,所有的不快和问题都迎刃而解。
把盐罐的盖子拧紧些,让双方找到共同的话题,也就找到了让婚姻保鲜的秘诀。 冰哥哲理:穿山甲的“骗术” 穿山甲生活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较潮湿的丘陵杂灌丛,挖洞居住,昼伏夜出。它们的主要食物是白蚁,而它们吃白蚁各有办法。
有一种穿山甲,因为它们的舌头并不像其他穿山甲一样足够长,因此,它们只能靠别具一格的技巧引诱白蚁先出洞,然后再吃下它们。
当它们发现白蚁窝后,就四下转悠几圈,先是找到一个腐烂的地方,将身体染上臭味,然后重新来到白蚁窝的旁边,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躺下来,保持一动不动的姿势装死。
只見它们露出红白鲜嫩的肚皮,并把舌头伸出来,张开鳞片,再加上身体刚刚染上的强烈臭味,白蚁很快就会倾巢而出,不一会儿,就会爬满它的全身。当穿山甲感觉数量差不多时,就会立即把舌头缩进口内,就这样,爬在舌头上的白蚁先被吞了进去。这还没完,它们在收舌头的同时,还会把鳞片突然全部合紧,这样一来,爬在它们身上的白蚁瞬间就被闭合的鳞片埋在下面了。
一切准备就绪,穿山甲会缩成一团滚进附近水中,到了水里以后便放松身体,将鳞片全部张开,鳞片下的白蚁瞬间浮出水面,这时,它们面对漂在水面上无助的白蚁,就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了。
穿山甲的骗术,其实是它们的生存办法。可它们先染臭自己引来白蚁,再纹丝不动装死,最后滚进水里吃白蚁则彰显了它们的不简单。我们总是对一些有特殊本领的人顶礼膜拜,却从来不去体会它们为了成功所付出的智慧和努力。 冰哥哲理:容人之短 有的人,只要一件事就可以看到他的将来。当年我有一个朋友林君,在一家国企上班。一天晚上,我们去他宿舍,刚走到宿舍门口,发现门被撬开了,有个人正在翻箱倒柜。林君见状,一把扯住我,悄悄地把我拉到远处,说不要惊动他。因为那人是林君的熟人,且饶过他一次吧。我当时就觉得林君能忍人不能忍受之事,其胸襟非一般人能比。
十多年后,林君调离企业,进入一所学校任教,又从县城调到省城,再从省城的一所学校调到省机关,现在已是副厅级干部了。这些年,我看到林君在为自己的前途不停地奋斗,吃了很多苦。但我始终认为,他的那种容人的胸怀,是他仕途一路顺利的底子。
以前看《红楼梦》,最为欣赏的人就是薛宝钗,她是一个十分懂得人情世故,善于“藏巧”的聪明女人,她从来不会惹事,众人都醉,唯她清醒。大观园里的姊妹们一起饮酒,林黛玉醉后竟然吟起《西厢记》里的情色句子,众人在醉意中没有聽到,只有宝钗听得清楚。宝钗知道大观园里的许多私密,譬如贾芸与红玉的私情,红玉和坠儿的私房话……若是林黛玉,必然一吐为快,但宝钗却可以将它烂在心底,从不与他人说起。
王熙凤曾这样评价宝钗:“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宝钗看上去是一个明哲保身之人,其实在大观园里,她是一个最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人。王熙凤在大观园里风风火火,快意人生,而宝钗恰恰相反,她内敛淑静,怡然自乐。结果宝钗的人缘非常好,更招人喜欢和信任。
前段时间,有家单位的地下车库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个人开着自己的爱车进了车库,但他没有下车,而是在车里休息了一会儿。此时,一位同事也开车进了车库,将车停在了旁边。此人下车后走了几步,又返回来,掏出钥匙,使劲在另一辆车身上划了起来,然后转身要走。见车子被划,他打开了门,划车的同事一见到他,马上僵住了,尴尬至极。本来这件事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但他却忍不住,在公司QQ群中将此事公布了,这让那位同事在公司里无法立足,只能辞职走人了。这样做见仁见智,但在对方求饶之时,仍然不给对方以出路,采取“赶尽杀绝”的做法,的确太不近人情。遇到一个想息事宁人的还好,若遇到一个存心想报复的,引发血案也是有可能的。我们应该预料到不留余地的做法,必然会惹来不可收拾的后果,毁了人前途是小,惹火烧身是大。
世间什么力量最大?忍耐和原谅他人的力量最大。这一切,来源于善,从善出发,那么,选择将会是多种多样的。
佛陀说:“若不能忍受侮辱、恶骂、毁谤、讥评,如饮甘露者,不能名为有力大人。”在人际交往中,以怨报怨只能使事情进一步激化,导致更大的仇怨。反之以德报怨,则能很好地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更加让人信任和佩服,给自己赢来更多空间,人生际遇也会否极泰来。 冰哥哲理:冻不死的帝企鹅 南极洲的冬天特别寒冷,温度基本在零下40摄氏度,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却生活着成群结队的帝企鹅。人们不禁好奇,异常寒冷的天气冻不死这些帝企鹅,原因到底在哪里?几个国际科学团队准备对帝企鹅展开调查研究,他们利用特殊的延时摄影技术,在气温零下45摄氏度以下、风速超过每小时公里的南极洲东部德龙宁·毛德地对帝企鹅进行拍摄。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摄像机每隔1~3秒就自动捕捉帝企鹅的图像。
对拍摄结果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后,科学家获得了可贵的发现。帝企鹅是在冬天还进行繁衍的企鹅种群,通常情况下它们会紧紧蜷缩起来,和谐地形成十分密集的群体,尽量避免热量散失。然而,密集而安静的帝企鹅群体并非静止的,每隔30~60秒,它们会进行极其轻微的运动。这种紧密配合的运动微乎其微,凭借肉眼捕捉不到,时间不断推移,身边的伙伴也随着活动并调整位置,很快,整个群体就會形成缓慢的运动波浪。位于群体边沿的帝企鹅一般会向着内部运动,几个小时后,它会进入群体以保持体温。群体内部的帝企鹅,则会逐渐移到边沿,如此周而复始地移动,共同配合着取暖,一起对抗严寒。
南极洲冻不死的帝企鹅,给人类带来非常有益的启示——相互协作的力量,能够战胜个体无法抵抗的威胁。 冰哥哲理:一棵撑着不死的树 屏东是水果之乡,尤以枋寮、林边、佳冬等地的莲雾最负盛名,不仅色泽鲜艳,外形美观,而且吃起來清脆可口,淡淡的甜味中略微带点儿酸,还有一股苹果的清香,食用后齿颊留芳。
然而,再优质的莲雾树也招架不住岁月的侵蚀,逐渐开始品种退化,结出的果实僵小酸涩,挂在枝头无人问津。于是,许多农人只好忍痛砍掉莲雾树,改种了别的农作物。
有位农人的果园坐落在海边,他嫌砍树费时费力,便抽取海水浇灌田地,打算用这种办法碱死莲雾树。哪知道,居然有许多莲雾树非但没有萎蔫倒下,反而抽条发芽了。农人也懒得理会,干脆放弃农作,任其自生自灭。
无心插柳柳成荫,海水泡过的莲雾树来年绽放出淡黄色的花朵,到了冬天结出乌黑发亮的果实,尽管个头稍微小了点儿,但甜度、口感远非昔日可比,备受顾客追捧。从此以后,全台湾竞相引进海水栽培的方法,结出的莲雾也被形象地称为“黑珍珠”。
其实,所有的果树都怕盐碱,莲雾树也不例外。但只有保持植株与土壤电解质平衡;果树才能健康生长,当土壤电解质浓度小于植株时,植株就吸收水分,反之就流失水分。问题在于海水浇灌过的土壤盐分实在太高,普通果树根本扛不住,撑到最后都会因失水而枯萎死亡。
莲雾树想要活下去,办法只有提高植株的电解质浓度,与土壤里的盐分相互抵消,才能保住宝贵的水分。于是,容不得半点闪失的莲雾树打起十二分精神,珍重每一缕阳光,爱惜每一滴露珠,用洪荒之力将全身营养转化为糖分,逐渐强过了树根的盐碱,得以从寸草不生的荒地中汲取水分,一天天成长,一天天成熟,最后结出了甘美怡人的果实。
绝境不是绝路,一棵撑着不死的树想到了,做到了,也成功了。 冰哥哲理:用细菌作隐形衣的乌贼 生活在夏威夷海岸的夏威夷短尾乌贼,通常习惯于居住在深海黑暗之处。在这里,它们白天尽情休息,储存好体力之后,夜晚则集体出动,开始它们的觅食之旅。
由于大多数动物在夜间处于休眠状态,其固定的栖息地以及疏于戒备的心理状态无疑为乌贼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一条条鲜美的佳肴便轻而易举地落入了乌贼之口。如果有幸碰上了月光皎洁的夜晚,那就再好不过了,月亮和星星将岸边的浅水区照得透透的,大大地给乌贼宝宝捕猎提供了便利。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食物可以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一不小心一只乌贼就会将一堆猎物連锅端起,其收获足可让整个家族成员美美地饱餐一顿。
但众所周知,乌贼并未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并且夜间觅食的生物也并非乌贼家族一家,如此一来,夜间过分活跃的乌贼一不小心也会成为鲨鱼、鲸等大型海洋生物的美味佳肴,而蒙受灭顶之灾。
如何才能在保证自己觅食的同时又不被其他生物所伤害?这成了乌贼家族亟待解决的头等问题。苦苦探寻良久之后,乌贼发现了一个好帮手,那就是哈氏弧菌。虽然说这家伙属于细菌的一种,但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乌贼发现它们每次换气的时候吞入的哈氏弧菌,能够在夜幕降临时在乌贼的腹侧发光。乌贼宝宝顺势依靠自身内部的组织,把哈氏弧菌发出的光调节到和月光星光差不多的亮度,从而隐藏自身。
到了白天,乌贼则不需哈氏弧菌发光,这时它们就将大量细菌排出体外,以使细菌浓度和信号分子的浓度都很低。此时细菌感应不到彼此的存在,就不会一起发光了。这时细菌便抓紧繁衍,到了晚上哈氏弧菌又会充满乌贼的发光器官,如此乌贼宝宝就又可以尽情捕食,而丝毫不用担心身后埋伏的敌军了。
看来,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小小的哈氏弧菌也不例外。对大多数海洋生物而言,它们是致病菌,而在乌贼的世界里,它们却是独一无二的防身武器,在保护乌贼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存在体现了更高的价值。 冰哥哲理:善良的伤害 古希臘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善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善,是一种内质,一种品德,一种操守。在一个社会、一个单位、一个团体内部,如果善成为所有人的行为主导,那这个社会、单位、团体,就有了发展的基因和传承的血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既是对人的良苦劝诫,也应是人的言行规范。
但善亦有度,很多时候,良好愿望不一定带来如意效果,善良也是。倘若超过某种限度,即使你的出发点没任何私心杂念,也完全是为他人着想,可换来的,却可能是他人的厌烦,甚至怨恨。到头来,付出善意的和接受善意的,都会受伤。
我所在的一个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一位群友倡议下,群里所有人都伸出了援手。大家你一百他三百地,无私捐起款来,使那位群友深受感动,一再表示谢意。捐款都统一打入提倡议的群友银行卡里,再由他转给那位群友。每天,倡议者都在群里公布捐款人名单和所捐数额。
当时,我对倡议者的做法提出异议。我说这样不好,捐款由他帮助转过去就行,没必要天天公布,这样只能给捐助者和受助者增添不快和烦恼。因为,捐助者的捐助是个人行为,很多人不希望别人知道;而受助者本人,也不愿把自己的困难放大,让天下人皆知。这对双方来说都是秘密,不需告诉别人。但倡议者对我的异议也提出异议,态度强烈。他说善良的行为没必要想那么多,只要大家心尽到了,让受助者缓解下燃眉之急,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就在我与倡议者私下“交锋”时,受助者也在群里接连发出“告示”,希望大家不要再捐款了,也不要再议论它,更不要再扩大它。而倡议者依旧我行我素,不但如此,他还把倡议捐款的信息发布到其他群里,导致有些人开始怀疑受助者的家庭境况是否真实。对于大家的议论,倡议者还是“据理力争”,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结局可想而知。一天受助者突然退群,不再与群里任何人联系,包括倡议者本人。这让倡议者很是受伤,在群里发了一星期的牢骚。对于他的不解和恼怒,没有一个人回应。
这是别人的故事。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发生过。
有段时间,我身体不适,就想一个人静静休息。可是,知道消息的亲人朋友,接二连三打来电话,询问我的状况,表达善意的关心和问候。有时,一个人一天打来若干个电话,语之柔,爱之深,情之切,很是令人动容。
初始,我还满怀感激。可电话多了,就成了种负担,搞得自己心神不宁,原本不佳的状态,显得更加糟糕,并开始厌烦这种关心和问候。
仔细想一想,才明白,他人善意的关怀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掌握好时机和火候。就像炒菜,火候正好,菜才可口。火小,菜便生了;火大,菜则糊了。
古人言,上善若水。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善良之行,亦然。当你的善举给他人带来困扰烦恼时,该放下就放下吧,千万不要“一意孤行”。凡事都要多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否则,善良造成的后果,必然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中国当代作家王小波说过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他说:“善良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所以让我去选择道德根基,我愿选实事求是。”
善,也应实事求是。别人需要时,不要有丝毫保留;别人不需要时,适可而止。这样,善言才能说到心里去,善举才能做到无瑕疵。而这关键,就是把自己变成对方,然后思考善的限度和方式。
有时,自以为是,既伤人,又伤己。最可悲的结局是:最亲的亲人,最好的朋友,最近的同事,与你终将陌路。 冰哥哲理:白纸上的黑点 这天,教授带着一沓纸来到教室宣布:“今天我们将进行一次测试。”
学生们都很紧张,谁不害怕考试呢。然而,等他们拿到试卷后,一个个都很惊讶,因为试卷就是白纸——除了在白纸的一个角落有一个大大的黑点,一个题目都没有。
教授告诉学生,这次测试的任务就是:请大家描述自己所看到的。
这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大家纷纷提笔写了起来,半小时后就有人交卷。
不等一节课结束,所有的学生都把试卷交了上去。
教授现场评判了所有学生的试卷后,说:“今天的测试,没有一个同学合格。”
“为什么?”举班哗然。
“原因很简单。”教授顿了顿,然后说:“这么大一张白纸,以及和白纸相比不起眼的黑点,大家所描述的重点却都是黑点。如果把白纸当成是我们的人生,而黑点是我们曾经有过的劣迹,那么大家的取舍就很成问题了。难道我们要因为犯过一点错误就把整个人生给毁去了吗?”
学生们听了,陷入沉思。
“还有,如果把這张白纸当作别人的人生,那么,大家对犯过错误的人所采取的态度也是惊人的一致,只见黑点,不见白纸。所以,我要用这堂课来告诉大家,避免思想上的误区,也正因如此,这次测试没有人通过。” 冰哥哲理:知足 有一次,香港美食家蔡澜在印度一个荒凉的地方拍戏,三个月一点荤腥都不见。他怀念肉的滋味,就画了一条鱼。
他把这条“鱼”给当地一位老婆婆看,问:“你吃过鱼肉吗?”老婆婆摇了摇头。
蔡澜遗憾地说:“你连鱼肉都没吃过,真可惜了。”
老婆婆回答:“这东西,我连见都没见过,有什么可惜的。”
人生是由苦与甜组成的。甜,往往源于满足的心态,正所谓“知足常乐”;而苦多源于贪婪,想要的太多,又不能得到。
有时候,人的占有欲越强,反倒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心理落差也就越大。
老婆婆一辈子没吃过鱼肉,但并不觉得遗憾,因为她对人生已经知足了。
知足是一种心态,能使人以豁达的心胸去面对这个世界。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帮助,动动手指,请帮忙点击一下文章底部右侧的“在看”按钮,多谢。 作者简介:赵海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wxtz/6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学部middot启智教育之影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