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南极之旅四第一次巡游和登陆
北京痤疮医院简介 http://pf.39.net/bdfyy/qsnbdf/ 11月15日,南极邮轮上的第四天。 经过两整天的大浪颠簸,一觉醒来,如履平地,顿感舒适无比,猜测邮轮已顺利穿越德雷克海峡,如期到达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半岛海域。匆匆用过早餐,心思早已飞到外面,从餐厅直奔甲板。 还未站稳,便被眼前的景象给迷住了。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四周冰山雪峰连绵相拥,高低起伏若隐若现,邮轮已抛锚,静静地停在一片开阔平缓的水域中,水面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浮冰,天空灰蒙蒙的,似乎也在渲染这份神秘与宁静。 随处可见自由挥洒的散乱之美,画面是静止的,世界也是静止的,时间仿佛被冰雪凝固,耳畔只有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声,让人感受到直抵心灵的纯粹。 一阵轻轻的马达声打破天籁的空寂,把注意力引回现实。几艘冲锋艇在邮轮附近转了一会,然后驶向远方。借助照相机放大功能,隐约看到前方雪山上有身影在移动。想起讲座时提到,每次登陆,探险队员都要先游客一步,提前勘察地形、清除障碍、设计行走路线并沿途插上小红旗。想必那里便是我们即将登陆的地方了! 正在憧憬中,广播响起通知,邮轮抵达丹科岛附近,即将进行第一次登陆和巡游,全体游客根据事先公布的黄蓝、红绿编队,按顺序前往三层更衣室等候出舱!火速回房,换上冲锋衣、冲锋裤,身份卡帽子手套手机手杖相机等一一检查完毕,下到船舱三层的更衣室,进行最后两道必备装束——换冲锋靴,穿救生衣。然后在此排队等待,准备出舱换乘冲锋艇。 为确保每位游客登陆巡游时不会滞留、丢失,离船最后一件事和回船第一件事都要刷身份卡,即第一天登船时发放的个人ID信息卡,没有此卡任何人不能下船。此外,清洁登陆靴也是每次登陆时离、回船必须的流程,鞋面、鞋底均要用清水冲刷干净,目的是防止无意间将任何物种带进或带出南极。 乘坐冲锋艇也有一系列规定,如上下船要使用水手握、先坐稳再转身将双腿依次跨出、背包背在前面、浪大可抓紧绳子、平时要保持坐好、拍照时前排要用跪姿(以免挡住后排的视线)等等。听上去有些麻烦,实际行动还是比较简单的,每个环节都有探险队员或船上工作人员引导或协助,照做就好。 南极公约规定,每个登陆点单次登陆人数不得超过人,这是南极旅游选择邮轮时需重点考虑的因素,太小的船一来配套设施相对简单,二来过德雷克海峡时会更加颠簸摇晃,而吨位太大(如人大船)则登陆及巡游次数受限,很不划算。 我们搭乘的亚特兰蒂邮轮的吨位是吨,满载为名游客。船上配备20艘冲锋艇,每艘可载10名游客。这个配置刚刚好,全体游客可同时出海,一半登陆,一半巡游,然后互换,最大限度地争取了更多游览时间。公平起见,每次先登陆还是先巡航也会按组别轮流进行,我们这次就被安排先巡游、后登陆。 第一次乘坐冲锋艇,第一次巡游、第一次登陆,好期待好兴奋呀!更令人意外和惊喜的,登上冲锋艇,发现我们的“艇长”——冲锋艇驾驶员竟然是昨天讲座的鸟类专家Lars,真是荣幸之至。 出发啦!耳畔响起马达的高歌,冲锋艇练起轻功水上飞,欢腾的水花快速向后退去,不一会儿,亚特兰蒂邮轮就被远远地抛到身后了。 前方,一片连绵高大的雪山越来越近,几艘巡游的冲锋艇在雪山与浮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渺小。与登陆不同,冲锋艇巡游的路线是不固定的,由每艘冲锋艇的驾驶员自主决定,哪里景色美,就往哪里开。 登陆和巡游是南极旅行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南极探险之旅,邮轮上的吃喝玩乐行再好,也只是附加值。由于天气和海况的不确定性,整趟南极行程能登陆和巡游几次、具体去什么地方、能看到哪些企鹅和动物,一切都是未知数,由老天爷、船长和探险队长三人商量着来。正因如此,登陆和巡游的机会更显得宝贵,可遇而不可求。 冲锋艇很快来到雪山脚下沿岸地带。这里漂浮着很多大大小小的冰山,它们都是从冰川、冰架或冰盖临海一端破裂后落入海中的,从此流浪海上,缓慢地自由漂移。大多数冰山的比重为0.9,其质量的6/7在海面以下,露出水面的部分仅为整座冰山的1/10,从水面上的形状无法推测水下的形状,因此有冰山一角之说。 每座冰山都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形态各异、千奇百怪,颜色也与我们日常见到的不同,除了白色,还有很多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色,纹理、质感也有很多差别,令人惊叹不已。 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感受这天籁世界的纯净、欣赏大自然赐予的杰作更重要的了。冲锋艇也知趣地停下来,近距离围着这些美丽的冰山缓慢地兜圈,充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于冰山之间兜兜转转,每到一处大家都先咔嚓半天,拍照的,录像的,每个人都想尽量多的带走这些美好的记忆。直到大家陆续放下相机、手机,回归身心合一体验当下的状态,这时,Lars提示我们看看水下...... 好清澈的水啊!低头看去,水不深,大约一两米的样子,水底的石头清晰可辨,没有看到小鱼,却突然有种童年抓鱼摸蟹的家乡河水般的熟悉与亲切感,令人恍然想起,这里也是地球的一部分。 马达再次响起,冲锋艇离开这片大冰山较多的区域,向雪山延绵的另一处沿岸驶去。隐隐约约看到远方雪白的山坡上有很多连成线的黑点点,会是传说中的企鹅吗? 离近一些逐渐看清,雪山上下好多地方都有成片黑压压的身影,没错,全是企鹅!看起来企鹅们喜欢群栖,也挺讲规则,要么排着整齐的队伍,要么均匀地分散在一片集中的区域。数量之多,令人眼花缭乱,怪不得说人类是南极的客人,企鹅才是南极的主人。 距离岸边越来越近,企鹅的身影也越来越清晰。岸边,数百上千只企鹅聚集在一起,密密麻麻,又保持距离,站着的,趴着的,连蹦带走的,跳水的,上岸的,各忙各的;有的成群结队,有的两两相伴,有的单独行动,有的一动不动,好一派悠闲自在的样子! 水里,几只顽皮的企鹅玩起了抢地盘的游戏。一块小浮冰成了企鹅们嬉戏打闹的斗秀场,一只只先后跳上冰面,最后一只跳上去没处下脚,被挤了下来,然后一只只又纷纷跳下水,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则看得不亦乐乎,企鹅们城会玩,好可爱啊!身边不时游过一群群企鹅,小队编制,少的七八成群,多的有几十只,丝毫无视有客来访,任性地游来游去,还经常突然来个海豚跳。 看了半天企鹅戏水,再去别处兜兜风。艇长眼尖有经验,很快发现新目标。咦,雪上这黑乎乎的大东西是个啥?半天一动不动,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块裸露的礁石。 发现不明生物,必须研究明白!冲锋艇停下来,围着礁石缓慢地转圈,好让大家看得清楚,拍得尽兴。啊哈,原来是正在休息的海豹!有好几只呢!其他艇也发现了这个新大陆,都凑过来看热闹。 生活在南极地区的海豹有4种,下图这种威德尔海豹最常见,面容如猫,是一种极古老的生物,有“活化石”之称。此外,它还是有名的打孔巨匠,在海面封冻时会用牙齿反复啃冰钻洞,以保证每间隔10-20分钟浮出水面进行呼吸。 海豹中还有一种非常凶残的豹海豹,不仅有像豹一样的斑点而且性情也像豹,以温血动物为主食,捕食各种海鸟和海兽,在南极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虎鲸是它唯一的天敌。豹海豹嘴很大,游泳迅速身手敏捷,如果你听说或看到海豹吃企鹅,通常是指豹海豹,而且是在水中的行为,在岸上,豹海豹是很笨拙的,连翻身都困难,基本不构成危害。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的巡游时间到了,沿着企鹅安营扎寨的丹科岛海岸,冲锋艇载着我们一路前行。岸边,另一批游客已在此等候,接下来要交换“场地”,登陆与巡游的两队人马互相调换。 登陆啦!登山杖是雪地必备,防止踏空,也减少体力消耗,所以我们不远万里有备而来。登陆后才发现船方免费提供登山杖,服务还是很周到的。可惜旅行社提前告知的信息和可借鉴的南极旅行经验太少,若能提前明确细节,减少万里迢迢的行李负重,那就更好了。 走,上山!探险队员已提前开好雪道,雪不算太深,大部分已被踩实,沿途及拐弯处插有红旗标识,只需沿路行走,不必担心迷路或危险。如果单独踩出深坑,需要把它踏平,否则企鹅掉进去无法跳出来,会被困在里面。 一路欢乐前行,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要像小企鹅们学习,前方虽有高能美景,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走好眼前的路,保持队形,快乐前行,不掉队,不乱跑。 大约十几分钟,顺利到达半山腰临时开辟的“参观区”。喘口粗气,赶紧把背包和登山杖丢到一旁,接下来该大饱眼福啦!探险队真会选地方,不仅离企鹅很近,而且风光无限好。 只需一眼,便身心俱醉,恍惚中仿佛穿越星际,置身外星球。这里与地球相去甚远,纯净深邃,无尘世喧嚣,直击人的灵魂... 登高望远,刚刚巡游过的海域此时尽收眼底。巨大迥异的冰山掩去棱角与个性,退后成为画布上若有若无的背景点缀物,呆呆萌萌的小企鹅此刻成功晋升主角,让世外仙境顿时充满灵动气息。 企鹅名鹅,却是鸟类,和鸵鸟一样,是一群不会飞的鸟。世界上已知的企鹅种类有18种,主要区别在于头部色型体型大小,每种的习性也各有不同。我们登陆的岛叫丹科岛,这里栖息的企鹅,最明显的标志是眼睛上方都有一块白斑,就像白色的眉毛一样,所以俗称白眉企鹅,又名巴布亚企鹅、金图企鹅。 白眉企鹅身长约60-80厘米,看上去个头不大,但在企鹅物种里体型排名老三,仅次于帝企鹅和王企鹅。它们还是企鹅家族中最快的游泳健将,游泳时速可达36公里,通常在水下20米以内活动,最深能潜至水下米,以吃磷虾或鱼类为主。 企鹅走起路来都是一摇一摆,十分可爱,白眉企鹅更是温文尔雅,憨态有趣,雪白的肚皮,黑色的外套,拖着个小尾巴像穿着燕尾服的西方绅士一般,因而被人类赠与美名“绅士企鹅”。 企鹅是一夫一妻制,11月正值企鹅求偶交配期,很多对企鹅正在卿卿我我培养感情。绅士们也有按耐不住的时候,情到浓处,顾不上绅士风度,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玩起啪啪啪,毫不避讳... 或许众目睽睽之下有压力,雄企鹅经常踩不稳掉下来,干个美事也得折腾半天。倒也难怪,企鹅这肥肥胖胖的体型,在陆地上动作比较笨拙,走路要蹒跚挪步,稍有坎坷就得蹦蹦跳跳,摔倒是家常便饭,遇到危险连跌带爬,时常搞得狼狈不堪,像繁衍后代这种大事,更可谓高难度运动,干啥都不易啊! 别看企鹅在陆地上呆萌笨笨的样子,一下水可就变成身手矫健的游泳好手。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在南极安家落户。据化石显示的资料,最早的企鹅其实是能飞的,直到65万年前,它们的翅膀慢慢演化成短小能游泳的鳍肢,变成一双强有力的“划桨”,于是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企鹅。 为什么企鹅不怕严寒呢?这得利于它的独特的身体结构:企鹅羽毛密度非常大,比同一体型的鸟类羽毛密度高三至四倍,形成严密的包裹层;羽毛间存留一层空气,用以保温;羽毛短,以减少摩擦和湍流;腿和膝盖都藏在肚子里。如此一来,全身如同穿上一件严密保温的防水衣,不仅海水难以浸透,即便零下几十度的极寒,也无法攻破它羽衣的保温防线。 看到企鹅,大家都很兴奋,纷纷与企鹅合影留念,不过要注意保持友好距离哦!南极公约规定,人类与任何动物接触都要主动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以免打扰、惊吓到它们。白眉企鹅尤其胆小,当人们靠得太近时,会很快逃走,所以参观距离设得更远一些,大约5-10米。 如果企鹅走向人群,我们要停在原地,等它们先过,可以不回避,但不能碰它们,避免企鹅身上掺杂人的味道而导致同伴不认得它。这不,一只落单的小企鹅从我们上山的方向缓缓走来,看来是刚上岸准备回家,看到这么多高高大大的陌生家伙挡在前面,前看看后看看,有点不知所措。 大家赶紧闪开,给它让道,镜头也都对准了这个小家伙。小企鹅估计没见过这种世面,犹犹豫豫,不敢冒然继续前行,原地纠结了好一会,发现我们没有走的意思,只好仰天长啸,也不知讲的什么鹅语,终于鼓起勇气穿越人群,安全回到大本营。 或许是听到同伴的召唤,漂洋过海前来寻亲的CHINA企鹅美眉在背包里发出抗议,严重要求放它出来,必须给它和亲戚们也来张合影!哎,这事怪我,一路上怕它走丢,放在背包里没让它露面,真到了它的家乡,光顾着自己开心,差点把这茬儿给忘了! 赶紧给企鹅MM道歉,帮它拍上几张美美哒写真,完成归宗认祖仪式,了却人家一番心愿。所有任务均已完成,看看时间,过得真快,跟企鹅们说声拜拜,我们下山集合去也。 心情欢快,脚步也轻盈。拍照时怎么得瑟都没觉得冷,一下山马上感受到阵阵寒意,赶紧捂上冲锋衣帽子。山下,一艘冲锋艇刚刚离开,看来不用太着急,慢下步伐,停停走走,最后欣赏一下这里的美景... 慢慢悠悠来到岸边,等待下一艘冲锋艇来接。恰巧一群企鹅冲浪归来,个个洗得白白净净,肆无忌惮在我们面前嬉戏玩闹,一点也不怕生,与刚才小企鹅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估计企鹅也是老的辣,见识多胆子大,看到人类,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 更有甚者,不但不怕,还对我们这些高大个的人类很好奇,故意凑到跟前,仰起头,用充满疑问的眼神打量着我们,仿佛在问:你们是啥东东?从哪里来?在干啥?这里可是偶的地盘哦~ 冲锋艇来啦!艇在接近岸边处停下,探险队员负责进一步把冲锋艇拖到浅处,确保水的高度不会漫进冲锋靴,方便游客们安全上下艇。 待游客们坐稳,探险队员再次助力,将冲锋艇推至水深处。南极行程第一次巡游及登陆圆满成功,告别丹科岛,告别白眉企鹅,准备回船喽! 冲锋艇开足马力,一路兜风前行,大家欢天喜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心满意足的笑容。有人高声感叹,过瘾的巡游和登陆,壮观的冰山、可爱的企鹅、专业的探险队、贵宾的待遇、还有牛掰的专家为我们服务开冲锋艇,这辈子,值了! 前方,亚特兰蒂邮轮正静候我们回家。短暂的一上午,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太多的美好......这辈子,真的值啦! (未完待续) 作者/摄影:陈冬娜 网名:鸢缘 作者简介: 心旅行驿站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wxtz/7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编辑手记丨风靡全球的小企鹅乔比,中文版诞
- 下一篇文章: 帝企鹅星球投研私密圈1月12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