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大家分享了七部动画片,今天我带着昨天没排上的五部纪录片来了。

01.

帝企鹅日记

豆瓣评分:8.7

(上映时间)

法国

80分钟

适合观看年龄:4+

这部纪录片,我年初带叮当看过,深受触动。

这是一部真实反映企鹅生活的部生态纪录片。

描绘了帝企鹅在南极气候极度恶劣的条件下,靠着强大的意志力,为了生存和繁衍而进行的艰苦旅程。

其中企鹅妈妈不远万里为企鹅宝宝捕食,却被海豹吃掉的场景,叮当哭了。

我没料到他会这么伤心:“妈妈,企鹅生活的太难了。我看到企鹅妈妈死掉,企鹅宝宝就没有妈妈了,真的好难过呀。”

让孩子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也许我不用可以教,这部纪录片已经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说了。

不仅是孩子,我也非常触动。

生命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坚韧强悍,地球上最艰苦卓绝的地方,也有生命在顽强的代代繁衍,令人敬畏。

正如开篇所说:“thisisastoryaboutlove”这是一部关于爱的故事:视角主要围绕着企鹅一家的一次冬季迁徙,从长途跋涉抵达目的地,相爱,交配,产子,养子,到回归,看电影如亲历一般感同身受它们的喜悦与悲伤。

▌丹妈碎碎念:这片十分硬核,它荣获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并在全球拿到纪实类作品罕见的1亿多美元票房。

也堪称是纪录片中的“文艺片”,唯美,诗情画意,情感真挚,且配乐大赞!

小企鹅简直是萌物,强烈推荐给你们带娃看!

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中文配音太坑爹,何炅和陶虹配的......故作深沉,缺少感情

02.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豆瓣评分:9.7

(上映时间)

英国

7集,每集60分钟

适合观看年龄:4+

这部强烈种草给你们啊。叮当对这部纪录片的爱,是,走哪儿也不会忘了它。

每年,BBC都会制作一部震撼世界的自然大片,而的年度巨作当属:《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一出手就是豆瓣9.7的爆款!

最会讲故事的BBC这次分7集,介绍了七个大陆上最有意思的动物故事:

从南美洲丛林深处、到亚洲山峦之巅,从欧洲都市、到非洲的广袤平原。

还有南极洲零下40度出生的小海豹、南美洲飞越瀑布的大黑雨燕、澳洲“恐龙时代的活化石“鹤鸵“等等。

而除了讲述着匪夷所思的动物行为,鲜为人知的动物故事,这次BBC依然给我们带来许多生命的反思。

它揭示了,在人类主导的世界,动物们所面临的不同挑战和威胁:

为了开发农田,很多动物的家园,没了。

亚马逊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这里本来生活着超过万种动植物。

在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动物因人类捕杀,几乎绝迹。

▌丹妈碎碎念:一直以来,我都很热衷给孩子介绍动物纪录片。

不只因为我喜欢动物,叮当喜欢动物,更因为,相比动画,一部好的自然纪录片,更能真实展现动物的自然生存状态。

让孩子看到这世上的每一个动物,是活生生的,是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朋友。那环保,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03.

未至之境

豆瓣评分:9.4

(上映时间)

中国

5集,每集44分钟

适合观看年龄:4+

这是Bilibili联合“美国国家地理”,悄悄出品的一部史诗级动物记录片。

才上映一个多月时,播放量就已超千万,豆瓣高评9.4分。

我写过的介绍在这里:

叮当是刚满4岁时看的,立马被第一集的熊猫给圈了粉。

片子一共5集,每集44分钟,没什么少儿不宜镜头。

以往看这类动物记录片,基本上是纯国外的,而这次,B站填补了空白,拍了部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物世界。

感谢节目组呈现了中国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一面的中国,万物有灵。

熊猫妈妈计谋长远:

藏狐爸爸能勇担责任:

金丝猴家族也有悲欢离合,哪一点都不弱于人类:

这一面的华夏,还有那么丰富多姿的物种在和我们共存。

从1.7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起,就毫无变化的中国大鲵:

攀附悬崖,冒着粉身碎骨风险,只为吃一口地衣的岩羊:

极为罕见,一年中只有六周会发出鸣声的峨眉髭蟾:

躲在地下6米深,打架像跳舞的萌物,喜马拉雅旱獭:

更值得惊喜的是,影片的配乐,专门聚焦了传统的丝竹管弦,古典戏曲。

尤其红腹锦鸡为求偶大打出手那段,唢呐一响,瞬间笑喷。

旁白也加入超多接地气的调侃,即便孩子,也能听懂个八九不离十。

▌丹妈碎碎念:我想,创作者如此用心,不仅仅只是想传播中华文化,更多的也是送给年轻人和下一代的礼物吧。

我们被这些唯美的画面所震撼,被动物间真实,原始,质朴的情感所打动。

但愿这些珍贵的生命,永远畅快的活在中华家园里。

另外,中文配音是大神吴磊老师的作品,声音太好听了!

04.

河西走廊

豆瓣评分:9.7

(上映时间)

中国

10集,每集50分钟

适合观看年龄:7+

这部影片一共10集(也有分上下两集的就是20集),每集50分钟。

里面会涉及很多朝代,历史事件,官位职称,有一定的历史地理基础的孩子看比较合适,至少小学三年级以上吧。

我之前写过的详细介绍:

不过好在都是场景演绎,不会很闷,也不像看书本和听音频,需要想象,个人感觉整个过程挺容易投入,能吸收很多知识。

自两汉,而后三国、魏晋、隋、唐、元、明、清,直到新中国,河西走廊几千年的时间脉络,影片用10集盘点的井井有条。

同时,影片还不断往里加各种特色文物、史料,让故事既有骨干,还有血有肉,好看,真实。

比如青铜器,马踏飞燕,鬃毛飞扬,飘逸灵动,是汉帝国纵横千里,万马奔腾的象征。

另外,这片子妙就妙在,除了叙述方式和逻辑体系强大外。

配乐、场景、演员、道具,技术这些细节,也无可挑剔。

配乐,由新世纪音乐大师雅尼作曲,主要用一种叫都都克笛的乐器。苍凉、雄浑、古朴,好像带人走入幻境。

场景,宏大逼真,制作团队历时3年,辗转全国10个影视基地,共拍摄了场情景再现,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恢弘镜头。

学术统筹,由敦煌研究院沙武田担任,20多名相关学者,为片子制作了43万字的学术资料,确保%历史还原。

都说读史使人明智,对大人来说,历史是经验,教训,借鉴,是未来的方向。

而对孩子来说,历史故事蕴含的智慧,历史人物身上的优秀品格,也会印刻成他们成长的坐标吧。

05.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一季海报

豆瓣评分:9.5

、(上映时间)

中国

1-3季,每季25集,每集5分钟

适合观看年龄:4+

又是一部好评如潮的宝藏片,自年问世,现在已经更新到第三季。

每集5分钟,也分集,讲述“国宝”的故事。

三季的评分都在9.4以上,在国产文物纪录片中算刷新了最高值。

这片子我边看边感动,首先选定文物拍摄十分不易,节目组奔走全国博物馆,从多万件中才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件。

▲先导片里有花絮▲第一季节目单

其次,为了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解说俏皮生动,讲解视角,就从咱普通人感受出发。

宣传图就一股子调皮味儿,把“太阳神鸟金箔”比作美瞳,内心OS“三星堆青铜人像”像奥特曼。

在讲到“四神纹玉铺首”,说人家确认过眼神,“击鼓说唱俑”是C位出道。

轮到国宝们正式出场,完全不是陈列在冷冰冰的博物馆里,而是有血有肉活了起来。

这件来自六千多年前的“人头壶”,介绍词是这样的:“你,来自泥土,头微微扬起,仿佛仰望天空。”

到了呆萌的青铜器——“鸮尊”那,解说员彻底放飞自我,语气异常活泼,把它比喻成“愤怒的小鸟”。

在表现技法上,影片也加入一些现代元素,比如动画,复原图,更直观易懂。

还有,说到甲骨文那集我印象很深:

早上,丈夫起来,束发的发簪,证明他担起家庭责任,有了“夫”字。

日落而息,回到家中,弯弯的月亮已经挂在天上,就是“月”。

妻子在家备好晚饭,使用的是圆腹,有足有耳的炊具——“鼎”,烧煮的饭菜。

动画+甲骨文,既为我们还原几千年前的生活场景,同时普及汉字起源,现在叮当也在认字阶段,这类表现形式太有趣了。

丹妈碎碎念

每次分享动画、纪录片等好的精神食粮,有读者也会担心是不是孩子太多接触电子产品了。前些天我在《父母的未来之书》看到这段话,跟我的观点是很一致的:

当然别忘记控制好时间,多带孩子户外运动,保护孩子视力。

暑假快结束了,我家哥哥们也都回去了,感觉终于回归正常生活了。接下来的十多天,就是精心陪娃,迎接开学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zqxz/10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