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中国商业进化论第一人,中国最大的私人商学院《刘润·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上海润米咨询董事长,福布斯中文网专栏作家,同时也是本次极之美此行的导师。

这也是继年1月的“进化岛加拉帕戈斯”、7月“创新国度以色列”、以及年1月“世界尽头南极”之后,刘润老师与极之美第四次携手打造的商业旅行专题。

之前刘润老师曾经在线浅谈过传统企业的转型问题,阿蒙觉得非常经典。再次推送给大家,以飨读者。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企业转型,我有两个基本观点:

第一:互联网一切的优势,都是效率的优势。对于这个观点,我之前在多个场合与大家分享了互联网+/-法的逻辑。互联网消除了物理距离,将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凸显了创造价值的环节(互联网+),同时也用更高的效率取代了传递价值的环节(互联网-)。

第二:传统企业转型的所有问题,最终都是组织的问题。尤其是在你企业不同的阶段,从组织上来说,转型是一个非常大的组织问题。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谈到组织问题,我们首先要谈一个观点、一个概念,我们称之为叫企业的生命周期。

我们把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一、创业期

就是当我们从零开始的时候,我们去做一段新的生意。这时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一些未知,我们的资源也比较有限,在这个时候我们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我把它称之为独立的战略思考能力。

在创业早期的时候,如果你能对未来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看法,用对未来的看法来指导你今天的做法,你可能会获得相对更大的成功。

二、成熟期

逐渐掌握了战略的思考能力,企业规模扩大,业务稳定性和确定性都会增强,在这个时候,企业会进入到一种比较好的状态。

在这个阶段,我们通常要做一件事情,叫做战略流程化、流程工具化。做这个事情的主要目的,是把我们已经验证的战略用流程的方式确定下来,再用工具的方式进一步确定下来。

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成熟期很多的做法,不一定能够指导你创业期的一些做法,如果你用在成熟期的方法论去指导创业的话,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

三、转型期

这时企业的外部环境变了。对于企业转型期的战略,华为CEO任正非有一个观点:在未来我们要在人力资源当中做一些改变,要给务虚的人予以土壤,培养出战略家和思想家。

所以我特别想说在转型期的时候,你重新思考开始战略的问题,拥有独立的战略思考能力,看清楚未来的方向,又变成这个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当一个企业处于不同时期的时候,它的组织形态、管理手段是非常大不一样的,在成熟期的手段是不一定可以用于创业期的,反过来说成熟期的管理手段,也不一定适用于转型期。所以在转型期的时候,我们就要思考转型期的方法论和转型期的逻辑是什么。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那么在这个转型期,应该如何来做组织的变革管理呢?

我们认为,一家企业的DNA决定了其转型的成败。

而价值观、流程和资源这三者构成了企业的DNA。

第一、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在过去这个企业或者是这个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在过去的这么几年或者十几年,让这个企业获得相对成功过程当中形成的一个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个认知曾经指导过你的成功,所以你很容易就把它当成了这个事业本质的一个看法,把它当成一个你不得被改变的东西。

过去的科技、过去的商业方法论,过去的认知,真正让你获得了一个相对的成功,或者让你形成了一个逻辑闭环之后,在逻辑闭环之外来挑战你的逻辑闭环的东西,你都会排斥。所以价值观这个东西是很难通过全员的方式去做改变的。

第二:流程

我们在过去把它称之为管控体系,包括审批体系、财务体系、法律体系、IT流程和各种各样的管控手段。

我们从创业期走到成熟期开始形成的一系列管控手段,恰恰是让我们能够保障在过去的模式之下,获得成功的最纲要的东西。这些最纲要的东西,几乎就框架了我们在过去的成功下的那些核心逻辑。

特别有意思的一个地方,也是特别容易犯错误的一个地方,就是很多人非常倾向于用成熟期的管理手段去管理转型,但是转型其实它就是一次创业,它是一次再创业,我们需要用的方法论,是更加接近创业的方法论,更加接近创业的流程。在创业的时候,是由愿景驱动的,是由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一步一步往前驱动的,它不是预算体系来驱动的。

第三:资源

资源包括钱和人等等,我们主要谈一谈人。在转型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在转型之前非常优秀的员工未必适合转型以后的岗位,因为转型以后岗位要求会有变化。另外,随着转型的深入,那些利益受损的员工,会从企业的推动力变成企业的阻碍力,他们会对转型产生一些抵触,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最终一切转型的阻力和所有的问题都是来自于组织内部,来自于价值观,来自于流程,来自于资源。很多企业在转型的过程当中,因为不断的妥协,在组织上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向过去很多问题妥协,导致转型就跟我们一开始的愿望相去甚远。

可能大部分转型中的企业,都将遭遇到这些组织上的问题,你最终会意识到转型这件事情不仅仅是理解互联网本身,理解科技的趋势或者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而是一定要深刻的理解,组织变革当中的动力和阻力。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那么这个组织的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关于这个组织的问题,其实有很多的一些研究,转型这件事情其实在整个商业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所以其实有很多人,不仅是对互联网,而且对转型这两个字有很深刻的一些研究,也有很多的案例,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也得出了一些倾向性的结论。

其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在母体之外来完成转型。

在母体之外形成转型,就是要实现两个结果:

结果一:

就是要在原来的母体DNA,刚才我们说的价值观、流程、资源这三个比较大的约束,能够脱离这三个大的约束,这个时候转型才会获得相应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结果二:

就是在转型的三个阶段,就是在创业期、成熟期和转型期的时候,用新的机构把它重新送回到企业的创业阶段,这是在母体之外来实现转型的两个非常大的一个基本条件。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你可能会觉得在母体之内有充分的动力,充分的执行力难道就不可以吗?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你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它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完全以你的号召力为转移,不完全以你认为的领导力为转移。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最后再和大家分享这个方法论基本的框架,这个框架我们称之为:忘记、借用和学习。

忘记

新的机构首先要懂得忘记母体里面的基因、流程和资源方面的东西,它必须是得是新生的,资源、人、流程和价值观都是全新的,有一个空杯的状态去理解和接受这个世界,这样他面对这个世界转型的思路和新鲜度都会变得非常的好。

借用

然后在这个新的杯子里面要懂得学习,因为在早期的时候,它可能并不真的具备养活自己的能力,那怎么能够在母体里面,在大的战略目标大家都同意的情况之下,能够给他一些帮助,能够让他度过他最早的成长期,借用母体里面一些成熟的资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它称之为叫转型,而不是创业,因为创业真的是背后可能是无依无靠的,但是转型毕竟背后有一棵大树,他要懂得借用,就像嫁接一样的方式,借用阻碍你们的资源,这是第二步作为转型和创业不一样,但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学习

就是在自己的空杯和母体资源情况下,面对这个变化的世界,不断去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流程、资源和方法论,所以这个时候他将会成长起来和母体不一样,又进化了基因的这么一个企业,完成它的一次转型。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用名家的智慧,点燃你的智慧

和刘润老师一起开启

:年10月1日--10月8日

:德国

为什么选择德国?

1、德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世界八大工业国之一;

2、德国获诺贝尔奖的人数超过80人,高居世界第三;

3、德国80%的大型企业拥有独立研发机构;

4、欧洲最具创新力的10家企业中,德国占据5家。

去德国看什么?

一、寻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地探访世界著名企业:

(1、博世(BOSCH)工业4.0工厂;

(2、Hermle座钟工厂;

(3、宝马汽车无人制造工厂;

(4、保时捷博物馆;

(5、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

(6、巴斯夫集团(BASF)。

二、对话最权威的研究机构,默克尔政府智囊团成员:曼海姆大学--德国中小企业研究所。

三、赏绝美风景:中上游莱茵河流域、路德维希堡王宫、黑森林地区、滴滴湖.......。

四、亲临世界顶尖级联赛:德甲比赛现场,感受激情足球氛围,享受精彩绝伦的足球豪门盛宴。

注:目前-赛季比赛日程还没有出来,具体场次无法确认。

五、舌尖上的德国:品位慕尼黑啤酒节、巴伐利亚猪手、慕尼黑蛋糕、法兰克福香肠.......。

了解详情、报名请拨打:--

------TRIPOLERS------

极之美·环球精选

极地旅行机构

.07优质时间·秘境双姝

.07原汁原味·北海道

.07穿越赤道秘境·肯尼亚动物大迁徙

.07北纬九十度·世界之巅破冰之旅

.08环勃朗峰徒步之旅

.08戈壁清泉之恋

.08生命赞歌:大湿地+亚马孙雨林

.08探秘北极-三岛漫游记

.08野性堪察加

.09印加传奇·复活节岛

.09优质时间·秘境双姝

.10问道·德国工业之行

.11努纳武特的北极之王

.11独一无二·飞·南极经典之旅

.11南极点·帝企鹅远征之旅

.12飞·超级南极跨年之旅

---------TRIPOLERS-------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鍘诲摢瀹跺尰闄㈡瘮杈冨ソ
鍖椾含鏈濂界櫧鐧滈鐭ュ悕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zqxz/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