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权倾朝野的头号宠臣为什么留下千古骂名
贾充(-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是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时的头号宠臣。 贾充自幼父母双亡,成人后承袭了父亲的侯爵。步入仕途后,他从尚书郎逐渐升迁至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曹魏正元二年(年),贾充跟随掌握曹魏实权的司马昭出征,扑灭了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起兵的毋丘俭、文钦叛乱。 年,曹魏第四任皇帝-少年天子曹髦不愿忍受傀儡皇帝的处境,集中宫中宿卫和僮仆数百人,亲自仗剑首冲,前往相府讨伐司马昭。行至南阙,遭到中护军贾充统领的禁卫军的狙击。贾充一句:“司马公平日养着你们,这时还用多问吗?”指使太子舍人成济手持兵刃杀死曹髦。贾充此举为司马氏代魏立了一大功,因此当朝臣们提出“斩杀贾充,以谢天下”时,司马昭却只把成济当成替罪羊,夷灭了成济全族,而贾充却被封为安阳乡侯。 司马炎被确立为世子,贾充、裴秀与何曾等人出力甚多,所以司马炎继位以后,贾充被晋升为卫将军、给事中。晋武帝代魏以后,贾充更以参与谋划之功,升为车骑将军、尚书仆射,不久又升任侍中、尚书令,可谓是平步青云,成为武帝最为宠信的大臣。 贾充为人奸诈、谄媚,在朝中结党营私,激起了朝野不少刚直之土的厌恶和不满。泰始七年(年),西北地区的鲜卑族反叛,武帝深感忧虑。任恺说:“应当派遣有威望有才智的重臣前往镇压和安抚。”武帝问:“谁任?”任恺借此机会推荐贾充,庾纯也深表赞同。武帝乃下诏贾充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仍兼侍中、车骑将军职务。朝廷中厌恶贾充的大臣都为这一决定而感到庆幸。可是,贾充却认为自己一旦离京就会失去权势,心里对任恺、庾纯恨得要死,又不敢违抗武帝的旨意,一时无计可施。 这年冬季十一月,贾充准备到长安上任,朝廷公卿在洛阳夕阳亭为他饯行。贾充私下向荀勖请教,设计拖延,荀勖献计说:“明公(贾充)身居宰相之职,却受到任恺这个匹夫的挟制,太可笑了!但是西征的任务,很难辞掉,唯一的办法,就是想法让你女儿同太子结婚,这样就可留在朝中了。”贾充听了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很好,但谁能办成这件事?“荀勖胸有成竹地答道:“尽管放心,让我去办。” 当初,武帝准备聘卫瑾的女儿为太子妃,贾充的妻子郭槐贿赂杨皇后身旁亲信,请杨皇后劝说武帝聘自己的女儿。武帝说:“卫公的女儿有五项可以纳聘的理由,贾公的女儿有五项不可以纳聘的理由。卫家女儿贤淑、美丽、身长、肤白,而且卫氏家族的妇女都是多子的;贾家女儿嫉妒、丑陋、身短,而且贾氏家族的妇女都是少子的。”由于杨皇后多次奉劝武帝,荀勖等人又极力称道贾充的女儿不仅姿色非常美,而且有才有德,武帝终于改变主意,答应同贾家结为姻亲。当时又恰逢京城下大雪,军队不能出发,贾充因而渡过了一场危机,继续留京任职。 泰始八年(年),皇太子和贾妃(贾南风)成婚,这位皇太子就是”何不食肉糜“的傻蛋—后来的晋惠帝。贾妃15岁,比太子年长两岁。贾妃性情嫉妒、奸诈,好使用权术,太子对她既是宠爱又是畏惧。后来,贾妃凭借自己的权术,一步一步地攫取权力,亲手挑起“八王之乱”,在历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其肇祸者,可以说是贾充。 咸宁五年(年),晋武帝经过十余年的准备后,发兵二十余万,兵分六路,在东西长达千里的晋吴边境上同时出击。武帝任命贾充为使持节、大都督,担任六军统帅。贾充竟然一直陈述伐吴的不利之处,以年老为借口,不愿出征。武帝恼火了:“你如果坚持不肯出征,那就只有我亲自出征了。”贾充不敢再违抗命令,只得勉强接受了任命。 晋军攻克武昌以后,统帅贾充又企图阻挠进军,说“吴地未可悉定”,要求撤兵,并且派人向武帝提出腰斩张华以谢天下的荒谬建议,也被武帝拒绝了。 东吴平定以后,一向坚决反对伐吴的贾充又惭愧又惧怕,主动向武帝谢罪。武帝丝毫不加追究,反而认为灭吴之役中贾充的功劳最大,连其子弟都得到封侯的赏赐。晋武帝任用贾充这等卑劣之至的统帅,不是英明之举,怪不得他的天下是”昙花一现五十年“,自然不会长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fbfw/10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寒山之战南梁借侯景北伐却大败,战后东魏的檄文预示了南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