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屿山老神仙大战东海海妖

年秋分之夜,浙江东海岸线发生过发生过非常大的海啸,史称“温州海溢”,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波及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萧绍甬平原(绍兴萧山、宁波)、温黄平原(温岭、黄岩)?

“结乳成钱”的传说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请细听——《牧屿山老神仙大战东海海妖》。

牧屿山老神仙大战东海海妖.wav07:41来自财经作家谭儒

乾道二年(年),秋分之夜(中秋之后第2天),明月澄朗,亮亮地悬挂在碧蓝的夜空。散布在东海岸线上的村庄炊烟已经散去,华灯初上,星星点点,夜空空远。经过一天辛勤劳作的人们正解衣睡觉,突然,东海海妖从海面上突起,直击皓白月光,清晰可见,巨身如车轮,身长八杖馀,白颈红斑,领蚓数百条,在海面上疾飞,向东海岸线袭来。刹那间,乌云遮蔽了东海岸的月光,电闪雷鸣,狂风骤雨,海涛卷起巨浪席卷,摧枯拉朽,玉环、乐清被海啸狂袭。

哭喊、惊叫被雷鸣声覆盖;大地颠覆,巨浪滔天,草屋被吹飞,树木连根拔起;村庄被海浪吞噬......东海海妖从乐清一路狂飙,直抵玉环岛,许多居民听到暴风骤雨声刚刚从房间冲出,海浪便淹及胸间,片刻浪过头顶,未出门便被淹死。玉环天富北监店屋数千余家被海妖一个大浪卷过,瞬间,溺死数万人,市肆皆尽,所有的村庄埋在了波浪中,剩下一片汪洋。

玉环天富北监场是著名的海水制盐场所,并以严格的盐官制度实施管理。越王勾践在公元前年建立东瓯国,盐官制度风行东海岸线,天富北监场是官府重要财源,世称:“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年),吴越纳土,置两浙路,设杭州、秀州、密鹦、永嘉为浙江四盐场。因创富非凡,天富北监场生机盎然,人来人往,人气鼎盛。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乐清县人凌霄任天富北监场知监,五年鞠躬尽瘁,勤勤恳恳,一时间天富北监场名声大振,垒金如山。王十朋专门写了一首给凌霄的送行诗——《送凌知监赴任玉环》:“兰舟薄暮发,去去转遐僻;极目望官所,沉沉烟霭积。”然而,天富北监场的人气引起了海妖的嫉妒,侵犯了东海海妖的利益。积怨久了,恨心丛生。

乾道二年(年)中秋之夜,圆月高悬,乐清县令举办大型的赏月赋歌的晚会,东海岸幽兰飘香、仙弦轻舞、空灵震神、游水媛萱,搅得东海海妖一夜无眠,妖心大怒。于是东海海妖带着虾兵蟹将,在秋分之夜突然向东海岸发起了残酷而惊心动魄的战争。

东海海妖越过海岸线,掀起巨浪,一顿饭工夫,便冲毁了盐场和农田,越过田野,淹没了大片的城镇和村庄,乐清、玉环一带的一些设施和建筑物,被席卷一空,数万人溺水毙命,死人与茅草棚的茅草盖一起在海上漂浮。据《乐清县志》载:乾道二年夏,海门有蚊出水,长丈余,既而塔头陡门水吼三日。”

东海海妖首战告捷,没有遇到抵抗,巨浪所到之处皆是毁灭。于是,东海海妖魔心大发,企图长驱直入,向钱塘江区域攻城略地。没想到,还被牧屿山阻挡。牧屿山上矗立一白胡子老神仙,手握金光闪闪的宝剑,毫不退缩,左劈右砍,一袋烟的功夫,虾兵蟹将尸骨累累,滔天巨浪无法向前逾越一步。

东海海妖气急败坏,利用车轮战术,命令虾兵蟹将轮番对老神仙进行攻击。老神仙脚踩波涛,冷面相对,从容不迫,浩然正气。冲在老神仙身边的虾兵蟹将皆被斩首。几个个回合下来,东海海妖势力大减,露出颓势。东海海妖恼羞成怒,穷凶极恶地跃上一块巨浪浪尖,张开大嘴,向老神仙扑去。

老神仙没有回避,一个侧身,挥剑斩去,把东海海妖拦腰斩断,东海海妖身后的虾兵蟹将吓得抱头鼠窜,一会儿逃得无踪无影了。海浪退了下去,牧屿一带都老百姓感谢老神仙的救命之恩,全部给老神仙跪下磕头。老神仙挥了挥手,踏云而去。

老神仙是谁?他来自哪里?又将去何方?老神仙原是天宫一名战将,因领着八仙在东海游玩,翻江倒海,滔天巨浪震动了东海龙王的宫殿。正在做梦的东海龙王被惊醒,急派虾兵蟹将出海查巡,知道是老神仙携八仙闯了自己的地盘,恼羞成怒,率兵来战,并抢走蓝采和,并将其关进龙宫。老神仙见状大怒,连斩东海龙王两个龙子,吓得虾兵蟹将魂飞魄散,纷纷逃窜。东海龙王不肯认输,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一同鏖战。四海龙王催动三江五湖四海之海水掀起惊天巨浪,杀气腾腾地直奔众仙而来。正在一触即发之际,忽见金光闪烁,浊浪中闪出一条路来,原来曹国舅白云板天生具有避水神力,他怀抱云板在前开路,老神仙在后紧紧跟随,毛发未损。后来,老神仙上天请来如来佛,制服了东海龙王,放出蓝采和。因怕天庭怪罪,拜别八仙,来到了牧屿山(位于今天的温岭市泽国镇牧屿村),见牧屿山山清水秀,便居住下来。

(今天的牧屿山下)

乾道二年(年)中秋之夜,老神仙发现东海有异样,便号召周边的人每家把船上系上一个大大的如同纸钱形状的漂浮物,很多人都笑话他这种想法。也有人听老神仙的话,后来都活了下来,这形成了“结乳成钱”传说。

再后来,乾道二年(年)秋天的这场海难被世人记录下来,史称“温州海溢”。但是,牧屿山老神仙大战东海海妖的故事渐渐被人遗忘,只在民间流传下来。明成化五年(年),为了人间平安祥和,官府将太平、方岩、繁昌三乡统为一县,叫太平县,寓意太平。再后来,有人在牧屿山修建了福慧寺,许多虔诚的信徒来此“福慧双修”,怀念那位大战东海海妖的老神仙。

金山福慧寺在哪座金山上?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金山吗?

金山福慧寺在哪座金山上?

请听《金山福慧寺在哪座金山上?》

曾经一首叫《北京的金山上》的赞歌在中国大地的每个角落唱响,响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这首原曲来自于古老酒歌,其金山到底是指的哪儿?有人说是门头沟的金山,有人说是天安门,也有人说是景山(同音)。不管金山在哪,金山这个山已经深深地矗立在人们的心中,巍峨高大。然而,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金山吗?金山福慧寺在哪座金山上?

白蛇水漫的金山

说起中国的金山,最著名的故事是白蛇传中所述的《水漫金山》。传说宋朝时,千年修炼的蛇妖白素贞,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江苏镇江市西北有座金山,海拔43.7米,风景幽绝,形胜天然,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称誉,北宋沈括赞颂曰: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金山上有座金山寺,金山寺有个和尚叫法海,法海告诉许仙,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求法海放了许仙,哀求不成,最终水漫金山。《白蛇传》的故事家喻户晓,所以镇江的金山最有名气。

“海上之巅”的金山

光阴铸金,矢志如山。“海上之巅”的金山在上海西南,“控扼大海,襟带两浙”,因东南海面金山三岛(大金山、小金山、浮山)而得名,海拔.70米的大金山岛,冠称上海市域范围内海拔最高点。

千年山海,吴跟越角。唐代杜佑《通典》(成书于公元年)称金山为“东海钊山”,南宋许尚《华亭百咏·金山》诗曰:“激浪闻澎湃,山神荫力多,风涛归指顾,海若敢谁何。”五代时,吴越王在梁前京城废墟上建金山城,宋元仍之。明代倭寇侵扰沿海,抵御倭寇,金山三岛“屹然为东南一雄障”。清雍正四年(年)金山建县。年由江苏划归上海,年撤县建区。

金山三岛很早就是风景名胜区,有很多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如巨龟浮海、金门涛声、鸡鸣空谷、海市蜃楼等自然景观,又有禅海梵音、寒穴泠泠、金山神庙等人文景观。誉为“海上之巅厚德金山”。

庙宇圣地的金山

位于山东临淄区的金山,又名金雀山,海拔米。金山像一只金雀兀立于鲁北平原与鲁中山区交界处,其支脉绵延达数十平方公里。该山雄浑中透出灵秀,巍峨中不失清韵,金山主峰上有玉皇殿、碧霞圣母行宫、南天门、望海楼、钟鼓楼等十多处古文化建筑遗迹。

传说早先张天师东巡齐国故地,远远看见一座高山金光四射,惊叹:“此山祥光普照,护佑四方,百里之内贤人辈出。”从此以后,此山就叫金山了。

当地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金山的优美的民间故事:山中有一位美丽的姑娘,赶着金马驹儿,碾着金豆子;对母至孝的少年感动了山神,使其找到了打开山门的钥匙……

仙人居住的金山

“独立温黄向东海,轮回善逝上牧屿。”这是笔者伫立温岭金山之巅,远眺年第一缕曙光的感叹。

温岭是东瓯古国,《山海经》里东瓯被记述为“瓯在海中”,如今的温岭牧屿山海交响,魅力无穷。

据专家考证,温岭牧屿就是东瓯国所在地。《史记》记载汉武帝派兵援助东瓯国,抵御闽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牧屿山原称“仙人山”,主峰海拔64米。话说很久很久以前,自西天降临一位神仙,云游至此地,见当地的洪涝灾害泛滥,遂有意造福一方,便在仙人山住了下来。神仙用一滴眼泪化为九龙潭;撒了一把尘土变成种子落满山坡,长出满山鲜花和青草;然后赶来神牛,山羊,还专门到天庭里请来了一只大金鸡。那只金鸡矗立于牧屿山,与白云相伴,每天清晨面向东方引颈长鸣,每当金鸡鸣唱时,温岭牧屿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有神仙居住,人们把这座山称为仙人山。因为有金鸡啼鸣,后来人们也把牧屿山叫金鸡山。再后来,因为金鸡山周边的居民勇于创业,财富滚滚而来,所以人们把金鸡山改称为金山。

年1月8日,温岭县工商局颁给金山脚下牧南工艺美术厂的营业执照上,首次将企业性质登记为“社员联营集体”,因此,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在金山下诞生。现在金山周边大大小小的企业数百家,著名的卓凌公司就坐落在金山南面之南。

笔者听过许多关于金山的传说:太平县(温岭市前称)有一位渔村寡妇为争取婚姻自由,私嫁黄岩石大(读如“陀”)人,夜行至五龙山上,忽闻金山金鸡鸣叫,以为天将明,难至黄岩,遂僵然成石。成为了闻名于世的石夫人。至今,石夫人的娟娟秀色独擅浙江东南一角。远看峰石挺拔,孤峙无凭,形态俏丽俊美。

还有一个传说:金山下的九龙潭聚集着九条龙,保护着太平县风调雨顺。神仙发现九条龙想去东海。为了防止九条龙跑掉,老神仙趁黑夜九龙熟睡,不声不响地从温州担来一座座山脉,想把龙围了起来。就在老神仙挑到最后一担时,东方天色发白,金鸡叫了起来,惊醒了九条龙。九条龙腾空而起,逃往东海。老神仙十分恼怒,操起肩头的扁担,一脚踏在金山上,对着金鸡大喊一声“真可恨,让你把九条龙叫醒!”便对着金鸡狠狠劈去,金鸡被打得鲜血直流。并在金山上留下了一个神仙脚印。(见《温岭神仙脚印到底在哪?》一文)

今天的温岭金山集中了福慧寺、仙人亭、神仙脚印遗迹,留下了“慈光普照”、“故乡风月”等历代骚人墨客的题字石刻,已成了佛学圣地。

“蜀江万里来春水,吴屿千寻带暮潮”(明代诗人王叔承《金山》诗)。其实,中国的金山很多,阿尔泰山,蒙语也称金山。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陆有10个出名的金山镇,分别是连云港市金山镇;漳州市南靖县金山镇;乐山市金山镇;重庆市南川区金山镇;德阳市金山镇;丹东市金山镇;淄博市金山镇希;云南禄丰县金山镇;江西省上栗县金山镇;重庆市大足区金山镇。

每一座金山都有其传奇故事,每一座金山都有其文化内涵。温岭金山以佛学圣地福慧寺而闻名。伫立金山之巅,深卧福慧寺中,修学浩如烟海的佛家思想,悟及真谛,诠释宇宙人生的真相,六根清净,直至彼岸。

(金山脚下今天的繁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fbfw/1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