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鹅通常选择在南极严寒的冬季冰上繁殖后代,雌企鹅在5月份左右产蛋,帝企鹅每次只产1枚蛋。企鹅每年繁殖一次,雌企鹅产下蛋后,就暂时完成任务,雌企鹅在产卵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能,早已饥肠辘辘,于是把孵蛋的重任交给雄企鹅后,不顾一切地奔向海边去觅食。

帝企鹅的耐寒能力超强,在零下40度的条件下孵出小企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企鹅蛋不能直接放在地面或冰面上,否则就会把未出世的企鹅宝宝冻坏,于是雄企鹅双脚并拢,用嘴把蛋滚到脚背上,其目的就是不让蛋直接接触地面。然后,充分利用大腹便便的特点,用腹部的皱皮把蛋盖上,真如同一床羽绒被一样,给未来的小宝贝制造出一个温暖舒适的窝。成千上万孵蛋的雄企鹅为了抵挡南极的寒风,保持体温,通常背风而立,肩并肩地排列在一起,一动不动,不吃不喝,一心一意地孵蛋。大约60天之后,雌企鹅吃饱喝足,膘肥体壮,从远方海中回来,在成群结队的企鹅群中能准确地找到它的丈夫,这时候,企鹅宝宝才刚刚出世,雌企鹅从雄企鹅怀中接过企鹅宝宝,担当起养育后代的重任,用它在胃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喂养企鹅宝宝。这时,骨瘦如柴、精疲力尽的雄企鹅卸下重担后,直奔远方的大海,去海中捕食美味的南极磷虾。这种行为不是思考而来的,而是一代一代规律性的,也就是说本来就如此。第一问,为何我们不能甘心如此,不能安住在生老病死的循环往复?所以说,我们人类想法太多,私心杂念,各种妄想造成我们自讨苦吃。雌企鹅生育后远涉大海带回宝宝餐,满怀期待寻找着从未见过的企鹅宝宝,然而少数小企鹅并不能挨到企鹅妈妈的到来,或冻死或饿死。此时企鹅妈妈大发母性,会抢夺其它家的小企鹅。第二问,是母亲爱儿女,还是母亲的爱需要有儿女来帮助释放,满足自己母性需要呢?可见爱与被爱是同时出现的因缘,一个爱,另一个被爱;一个需要被爱,另一个需要释放爱。从理论层面说,没有谁无私,都是自私,或者干脆说,生命就是如此,授与受本不存在,没有私与公的概念。因为人有了后天的思想,所以小我才有了私与公的简选。如老子说的“失道而后德”,一层一层的堕落。大部分帝企鹅家庭还是能得以团聚,但为了生存又要面临大迁徙。部分企鹅妈妈在迁徙挫折中为了生存会丢弃企鹅宝宝。第三问,母亲爱的是儿女这个独立个体,还是因为这个儿女属于自己才去爱?如果因为是自己的血脉才去爱,无疑还是私心小我——他是“我的”儿女!所以,当这个血脉与自我产生矛盾时,舍车保帅也在情理之中。这与身患重病之人,为了活下去而截去双腿,割掉器官是同一道理。

以上是就学理而言。落实在生活中,父母慈爱子女,子女孝养父母,这是为人之道的基本。然而历来真修行人不但如此,更以天下为己任,人之父母即我之父母,儿女亦然。孟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也正是为此一大事业,圣人生生世世轮回度众生。

寻道的修行路

期待与君共进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fzfs/10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