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好去处太原动物园科普馆正式开馆啦
太原动物园科普馆 经过几年的规划、建设和装修,12月19日,太原动物园科普馆正式开馆,这个集学习、科普、科研为一体的展示平台让游客耳目一新。包括狮子、大熊猫、长颈鹿等在内的余件动物标本亮相,让游客近距离观察自然界动物的神奇之处。 三层十九个展区科普馆是太原动物园新近建设的五大馆舍之一。其中河马馆、猩猩馆、企鹅馆已先后投入使用,两栖馆也完成了建设,等动物入住后就会开放。科普馆是面积最大的场馆,位于动物园南门附近,展示面积约为平方米,分为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两层。科普馆造型新颖奇特,从远处眺望,就像一只准备展翅高飞的大鸟。 据介绍,科普馆内共有19个展区。地下一层的主题为动物之美,包括拜动物为师、动物建筑师、新生命的诞生、项目动物展示、活动教室、互动折纸区6个展区;一层的主题为多彩生命,包括动物的角、动物的骨骼、动物的飞翔、动物的进化、人类的进化、生命螺旋主题雕塑6个展区;二层的主题为动物和环境,包括非洲疏林草原生境复原、沿海岛屿生境复原、南极生境复原、北方森林生境复原、湿地生境复原、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太原动物园介绍7个展区。游客购票入园后,可以免费参观科普馆。 “动物”和环境最好看地下一层,走出楼梯间,率先看到的展区是“拜动物为师”。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技术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拜动物为师,模仿动物做出各种工具,使人类在自然界获得更大的自由。这个展区通过图文、多媒体、互动游戏等方式,向游客们展示了蝗虫和锯子、响尾蛇和导弹、蜻蜓和飞机之间的联系,让大家初步了解仿生学的概念。再往前走,看到一个大土堆,便来到了“动物建筑师”展区。这个土堆正是动物界有名的建筑师——白蚁的巢穴。白蚁巢穴是典型的绿色节能建筑,不仅能保护蚁群,而且冬暖夏凉,为白蚁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看完地下一层的各个展区,上楼来到一层。在“动物的角”展区,看着犀牛、长颈鹿、藏羚羊不同样式的角,让人感慨生命的奇特。在“动物的骨骼”展区,狗、猴、山羊、小熊猫等动物的骨骼模型,让游客对动物有了更深的认识,而悬在头顶的鲸鱼的骨骼,更让人觉得生命的伟大。“动物的飞翔”展区不仅介绍了各种善于飞翔的鸟类,还提及了会飞的哺乳动物以及善于滑翔的爬行动物。在这层,最有看点的是生命螺旋主题雕塑。这个雕塑有三层楼高,通过抽象和艺术的形式,简要地概括了自距今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以来的生命进化过程。 走上二层,很多游人发现在这里陈列的动物标本,绝非冷冰冰地摆放在玻璃柜中。它们都处在逼真的各种生态情景中,惟妙惟肖。在“非洲疏林草原生境复原”展区,只见几只斑马站在一棵大树旁,有的喝水、有的放哨;在“沿海岛屿生境复原”展区,几只海鸟正在沙滩上下蛋,一只海狮正微笑着看着远方;在“南极生境复原”展区,帝企鹅们正在忙着迁徙,如果仔细观察,还能在一座冰山旁看到漂亮的南极光;在“北方森林生境复原”展区,一只黑熊正悄悄地躲在大树后,两只鹿看到后赶紧逃窜…… 镇馆之宝每一个展馆都有镇馆之宝,那新开放的科普馆呢? 从正门进入科普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标本,一个是长颈鹿,一个是大熊猫。这个大熊猫标本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首席镇馆之宝”,因为它是由“莎莎”的遗体制作而成的。提起大熊猫“莎莎”,很多老太原人都知道,它陪伴不少太原人长大,也是全国寿命较长的大熊猫之一。上世纪90年代后期,“莎莎”寿终正寝后,它的皮被制成了标本,一直保存在龙潭公园内,从来没有展出过。科普馆建成后,相关人员专门把“莎莎”接回了动物园,并首次和游人们见面。 在地下一层,还有一个镇馆之宝——犀牛“二芳”的标本。“二芳”为雌性,年出生。年,它和丈夫“大芳”一起从美国移居太原动物园。这对犀牛夫妻在太原生活得非常幸福,也给不少太原人带来了欢乐。前几年,因岁数较大,妻子“二芳”去世。今年夏天,已36岁高龄的“大芳”突然放弃了进食,引来不少人的 据介绍,在科普馆中,共展出了多件动物标本,其中大多数都是由太原动物园死去的“居民”制成的。因此,参观科普馆,不仅能学到关于动物园的各种知识,还能了解太原动物园的历史,纪念那些逝去的动物明星。 征集 collect 太原动物园一心致力于保护可爱的动物朋友,同时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的游玩服务。现征集: 1、您最希望在“太原动物园” 2、您最希望在“太原动物园” 赶快添加“太原动物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qiea.com/dqefbfw/8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卡雅期末High翻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